特约指导老师 鄞州区教坛新秀、宋诏桥小学教师 梁幸艳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无论是闹市的大街小巷,林园的亭台楼阁,还是大自然的春夏秋冬,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欣赏,用心灵去领悟,都是一场未知而美丽的邂逅,视觉与身心的充实。 天目山、神仙居、文化公园、山间步道……知名的、不知名的景点,通过小记者们的笔触,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大家清晰的写作顺序。即使我们没有亲身游历,也能在他们的习作中找到方向感。比如《游九峰山》一文,随着小记者的脚步,我们“进入九峰山”,“走完水泥路,就来到了竹林”,“竹林之后,便是美丽的桃园”,又“来到了龙潭飞瀑”,“继续向前走”,“终于登上了九峰之巅”。而《天目山》和《游横街文化公园》这两篇都借天公之美,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领略了同一景致在不同天气,不同时间的别样美,这也是突破景色千篇一律的一个法宝。 细细品味语言,我们发现每一位小记者都不约而同地运用了拟人、比喻、联想等修辞手法,营造出具有实感又充满想象的画面。《游月湖》中,“树倒映在湖面”,小记者觉得“像躺在湖水上休息”;“鸟儿们从湖面飞过”,水面上泛起了涟漪,在小作者眼里,变成了“一个个小酒窝”。这样的语言对于读者,就好比美景对于游客,令人陶醉。《游龙鹫步道》中“一阵风拂过”,竹子“互相撞击”,“发出类似于大瀑布撞击岩石时的‘轰啪'声”,一定是小记者听过才会有这样别致的联想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怎样才能写好游记?其实不难。首先确定想写的地方,你要清楚这个地方的特色是什么。接着,选好一条独家定制的游览“路线”:可以按照你的游览顺序呈现不同地点的不同景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方位观察,展现同一景点的“不同侧脸”;还可以让“时间”带路,因为有些风景“早晚不同,阴晴不同,四季不同”……想让你的习作脱颖而出,还少不了你的“独家记忆”:恰到好处的比喻,别出心裁的联想,耐人寻味的感悟……灵光一现的一瞬,你的文字也能绽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