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新(改、扩)建6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学位3.5万个;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园智能安全防范系统建设100%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宁波与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职业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今年3月,宁波市教育局重磅发布2020年要为师生办好的“十件实事”“攻坚清单”“任务清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年已过半,这些惠民项目做得如何?今起,本报开设专栏介绍宁波教育这张“年中大考”成绩单。 “你好,请问你们找谁?”刚到宁波中学校园门口,记者就被门卫拦了下来。没想到,原来在记者距离学校五十米开外时,就已被监控摄像头锁定。这是宁波各中小学幼儿园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的一个直观情景。 今年宁波市教育局发布“十件实事”和“攻坚清单”,明确全市要构建中小学幼儿园智能安防系统,今年底覆盖率要达到100%,为此宁波各地各校都在加紧系统建设。 据宁波市教育局学校安全与体育卫生艺术劳动教育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7月已完成了宁波市校园智能安全防范信息平台软件开发,确定6所直属学校作为第一批先行建设单位组织平台建设,完成并细化平台八大业务应用模块。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马亭亭 通讯员 余晶晶 对可疑人员实时监控、报警 陌生人想进入宁波中学校园里,真不容易。8月10日,记者体验了一把,发现车辆只能停在校外广场停车场,无法进入校园。除了安装有车牌识别(抬杆)系统,还安装了防冲撞设施。这是学校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管控、维护校园安全的基础举措之一。 走进宁波中学的门卫室,可以看到教室、楼道、校园外围等多处区域的高清视频现场。据了解,校园里共有370个监控探头,由点到面,实现校园重点部位的全面覆盖。监控视频的全面覆盖,只是校园智能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一环。 校门卫室里有一个智能触摸访客机,它支持证件扫描、人脸识别、访单打印、短信提示、回单注销及登记显示等功能。“这是二代身份证访客系统,外来人员及车辆进校,必须事先电话联系并做好有效证件登记。除了这个,还有一键式紧急报警系统。”该校副校长付勇介绍,目前学校正在大门安装人脸识别预警系统,推进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教育部门联网,以实现对可疑人员实时监控、实时报警等功能,预计这个月底完成。 实现实时监控、数据精准对接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现在所有学校都配备了保安,但百密终有一疏,如何在此基础上完善,成了重要内容。 “宁波启动校园智能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就是为了增加物防、技防设备,将校内的安全情况接入网络监控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数据精准对接。”宁波市教育局学校安全与体育卫生艺术劳动教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这套体系,包括访客登记查验信息管理系统、校园出入口智能抓拍报警系统、校园重点部位视频监控联网、校园主要出入口人车通行控制系统。举个直观的例子,校园内一旦有安全隐患,现场人员第一时间将数据上传到网上,并经过各职责人员分解、落实,形成闭环的过程控制。这一处理过程相较于以往进度加快,效率提升。目前,各区县(市)和市直属学校正在严格按照规定内容和时限要求推进工作。 织就一张更为精密的安全网 此外,市教育局还建设完成宁波市校园智能安全防控信息平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有望与市级安全平台进行数据对接,织就一张更为精密的校园安全大网。 在台风多发的夏秋季节,市级安全平台发挥非常显著的作用。在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的防御部署工作中,市教育局第一时间下发针对学校的紧急通知,学校则可以马上分解任务,进行风险排查、值班安排、应急处理等,而这一整套流程在市级安全平台上都一目了然。 这一项举措,可以说走在了全国前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宁波校园智能安防体系的建成,将有效维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和安防能力,对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和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