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金报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8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假快结束了,您家宝贝看了几本课外书?记者调查:少的看了一两本,多的看了10本以上

抓住阅读培养期,让家里充满书香

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他们各有高招

    暑假已进入尾声,你家宝贝这个假期看了几本课外书?

    记者上周做了一份中小学生暑期阅读的微信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暑期阅读很重视,或借或买给孩子准备课外读物,但孩子们的阅读量大小不一,少的看了一两本书,甚至有的基本不看,多的看了10本以上。相比“推荐阅读书目”和“指导阅读方法”,更多的家长(占80%)想知道“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记者请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老师和家长进行分享。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实习生 葛齐芬

    大多数孩子 暑假每天阅读约1小时

    记者调查

    暑假里,孩子是不是有了大把的自由时间,可以畅快地看课外书了?记者上周就“中小学生暑期阅读”做了一次微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40份,参加调查的是初中生和小学生的家长,其中小学4-6年级的家长有106位,占比44.17%。

    调查显示,如今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很重视,绝大部分(占97%)家长会在暑期引导孩子多阅读,并且会给孩子准备课外读物,他们认为暑假阅读和参加暑期培训同样重要,甚至有37.08%的家长认为暑假阅读比参加培训班更重要。只有极少数家长给孩子提供电子读物或没有给孩子准备课外书。

    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们暑假里每天有多少时间用于阅读呢?大部分(占比74.58%)孩子每天约1小时。这一阅读时间是否适宜?宁波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宁波市中小学读书征文优秀指导教师丁萍认为,暑假每天能有约一小时的阅读时间还是“蛮不错的”,“平时上学,我要求学生每天做完作业后能保持约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假期里,虽说有了大把时间,但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假期项目多,所以能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也不错,时间更长点当然更好。”

    参与调查的家长认为,孩子暑期阅读量不大的最大原因是“培训班占据了太多时间”,此外,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孩子更喜欢玩手机等也是原因。

    老师支招

    喜欢看书 更要学会“精读”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老师布置的暑期阅读书目,但有近一半的孩子不按书目阅读,而是挑自己感兴趣的书看。文史类图书高居孩子阅读的榜首。

    对此,丁萍认为,阅读是一件很个性的事情,按书目阅读和看自己喜欢的书,都可以,“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老师推荐书目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这样既能提高孩子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也能照顾到孩子的阅读兴趣。因为老师推荐书目时,会考虑到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内容不能太深奥,同时也会兼顾文学、推理、百科知识等,尽可能类型丰富、全面。”

    这个暑假,丁萍给小朋友推荐了这六本书:《十一只麻雀学写诗》《贝塔星上的气球》《一句话专卖店》《苹果小人儿历险记》《鼹鼠的月亮河》《豆粒儿,你的信》,并要求做一些精读。

    何为精读?“有的学生喜欢看书,但就看故事情节的好看,阅读效果不大。精读是一种有效阅读,就是带着思考或带着某种任务去阅读,可以提高阅读能力。”丁萍介绍,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做批注、写读后感等,都是精读的一种,此外,看了一本诗集,可以进行朗读,或进行仿写;看了一本故事类的书,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演一演(即分角色朗读),或者画一画人物图,或者写一段推荐语、设计封面图等。

    只要家里充满书香

    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开卷有益,参与调查的家长都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可以获取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成绩……好处很多。相比推荐书目和指导阅读方法,更多的家长(占比80%)想知道“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对此,丁萍老师给了一些办法:

    首先,家里最好有个书房或阅读角,能放置开放式书架,让孩子随时都可以拿到书;

    其次,在书籍的选择上,很多家长喜欢在网上给孩子买书,其实,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最好能带他去图书馆借书或去书店买书,让孩子自己与书本亲密接触,看看字体的大小、封面上的画,让他自己挑选;

    再次,孩子小时候的亲子阅读很重要,尽管让现在的父母放下手机好像很难,但每天在家放下半个小时的手机陪伴孩子阅读应该不难做到。此外,还可以每周带孩子去一趟书店或图书馆,每月设立一个家庭读书日,一家人同看一本书,举行一次家庭阅读马拉松,然后谈谈阅读感受。

    丁萍老师说:“只要家里充满书香,孩子肯定会爱上阅读。”

    抓住孩子阅读培养期 家长也需要多交流

    家长经验

    万湘容是宁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儿子即将上小学五年级。这个暑假,孩子一有空就看书,一套《荒野求生少年生存小说系列》近20本早早就看完了。而曾经,小家伙坐不住,不太喜欢看书。这其中的转变,皆因爸爸的“略施小计”。

    也许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万湘容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一直比较关注。“小学三年级前,儿子还不爱看书,老师暑假里布置的阅读书目,他完成得很勉强。那段时间,我有点焦虑,怎么让他爱上看书?”万湘容告诉记者,其实孩子对文字天然地感兴趣,每次坐公交车,看着沿街的店铺招牌,都喜欢读一读。

    万湘容经过思考,终于想到一个法子,“儿子喜欢足球,我从图书馆借了《冠军之心》,这是一套足球竞技小说,有10本。我让他看看,儿子果然很喜欢,一上午就看完一本。我问他怎么样,他说很好看。我趁机因势利导,说图书馆比这好看的书还有很多很多。”就这样,小万同学办了一张宁波图书馆的借阅卡,“我让他自由阅读,只要不是负能量的内容,他看书我都支持。”

    今年暑假,万湘容还让儿子去家附近的宁波图书馆永丰馆做小志愿者。“我是想让他知道,原来还有图书馆这样的宝库有待去挖掘。而且,他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喜欢的书。他假期里还在学英语、学双排键、踢足球,但一有空就会看书,已经养成阅读的习惯。”

    从培养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万湘容总结出这样几点:孩子有个阅读期,家长应该抓住这个阅读期,错过了想补也补不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要善于发现,要多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一定要买一些好书,订些鲜活的报刊杂志,“因为摘好词好句会影响阅读的快感,我就让孩子把重要的段落划出来,自己买的书可以随便划随便批注,下次还能再翻看”;家长也需要多交流,相互间交流好书,毕竟每个人的视野是有限的,“儿子暑假看的《荒野求生》系列丛书,就是我一个同事推荐的”;也要注意眼睛的休息,注意看书的姿势,看完一本书,可以看看与书相关的电影,比较两者的异同。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