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年。宁波市承担了8省11地32个区县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在众多援疆援藏援青教师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 他们的故事是众多援疆援藏援青教师的缩影,从中可以读出每位老师背后的辛苦付出和大爱情怀。 宁波市第四中学 孙军 一年半又加一年半 他在雪域高原 教育“造血” 尽管已在拉萨支教两年,但暑假回宁波半个多月再返回拉萨的孙军老师,依然面临着严重的高原反应。“这几天晚上总头疼,睡不大好。不过比起两年前刚来那会儿,整夜整夜睡不着觉,还是好多了。” 这是从海拔10米不到的宁波市区,到海拔3600米的拉萨堆龙德庆区乃琼镇,所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但这种不适,丝毫没有阻挡孙军老师援藏的脚步。就在第一轮一年半援藏结束以后,因为负责筹建的实验室还没建完、因为带的徒弟还没出师、因为在编的校本教材还没编完、因为割舍不下还剩半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孙老师申请了新一轮的援藏工作。这个学期,是他在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工作的第三个学年。 80后的孙军,是宁波市第四中学生物老师。因为援藏期间出色的工作,优秀援藏教师、最美援藏教师、优秀导师等荣誉纷至沓来,就如高原上盛开的朵朵格桑花。 不惧高原反应,为当地教育“造血” 2018年8月,孙军老师在得知首批“万人支教计划”的消息后,克服家庭困难,毅然选择报名。“报名参加援藏,一方面是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增长见识;另一方面,也想为偏远地区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孙老师非常感谢家人的支持,特别是妻子,他去援藏之后,照顾女儿的重任就落在了妻子一人身上。启程赴藏那天,10岁的女儿哭得泪如雨下。“每一个选择都要舍弃一些东西,援藏对我和我的家人来说,都是一种成长。” 入藏伊始,孙军老师就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气喘,心跳加快,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早上五点还未入睡,后面每天凌晨3点钟左右都会因为头疼和口干舌燥而醒来,需要吸氧才能缓解高原反应症状。冬天零下20摄氏度,教室没有空调和暖气,只有宿舍有一个取暖机,冻疮自然就来报到了。虽然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但他以坚强的毅力进行着教育工作。 他积极参加拉萨那曲高级中学的“阳光自主学习”课改活动,参与编制导学案、各类试卷和电子辅导资料;根据当地历年高考实情,开设如《三年高考分析及考试建议》等公开课和讲座,将宁波高效科学的教学理念传递到那高;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他还参加了研训班,进行了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帮扶,听课指导,手把手传授徒弟格列桑保和格桑金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那曲地区教育“输血”“造血”。孙老师还与当地教师一起制作了多个实验器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生物实验室器材匮乏的局面。尤其是在得知组内梅朵卓玛参加那曲市赛课和说课比赛后,连续一周指导她上课和说课,每天熬夜到凌晨一点多。梅朵卓玛老师最终在比赛中获生物组第一名。 创建西藏第一个通用实验室 为了响应自治区提出的“五个百分百目标”中的“实验教学百分百实现”目标,让同学们真正走进实验室,将书本上的生硬概念转化为真切的操作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通用技术操作和生物实验能力,孙军老师和组内其他老师商量决定创建西藏地区第一个通用实验室,同时优化学校原有的生物实验室。在学校实验室设备陈旧、仪器缺失等问题面前,孙军老师敢于创新,善于探索,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咨询众多学校,建设了符合拉萨那曲高级中实际情况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并主动承担了通用实验室的设计、器材购置、制度制定等工作,并且编写了符合当地学情的通用技术校本课程。作为生物实验室的辅导员,他根据新高考要求,及时改进校原有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确保生物实验室走在新课改的最前沿。他还结合自治区实验教学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备课组研讨会、实验教学培训讲座、示范课、听评课等多方式对受援学校生物组教师开展创新实验教育教学和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极大地提升了学校老师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教学水平。 今年,他更是担任了2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和两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并继续不断探索适合当地教学实情的科学教学模式。 最爱学生们的尊师重教 入藏两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是这里的学生和老师对我们的友好态度。”孙老师说,与学生相处的一个个片段,充满了温暖。记得有一次监考,孙老师嫌凳子冷不想坐,就站着监考。没想到一个男孩子拿一块布上来,唰唰唰擦了一遍凳子,响亮地说:“孙老师,您坐!”原来,这个孩子以为老师嫌凳子脏不坐。“虽然生活很苦,但为人师,很幸福。他们知道我肩膀不好,课间我站在门外时经常跑过来给我捏捏,让我舒缓下,还相互嫌弃对方手劲不够,争着要给我捏。” 当地老师们对援藏的老师也充满了尊重。今年3月,孙老师从宁波返回学校,需要隔离14天。每天,徒弟们都会到宿舍门口来问候一下孙老师,买菜、送菜过来。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相互的,正是因为孙老师全心全意的付出,也赢得了当地师生全心全意的回报。 时间长了,学生们开始给孙老师取藏名,教他说藏语,还教他唱歌跳舞。有时候,孙老师也会和学生们一起跳跳锅庄。“虽然他们给我取的藏名还是看不大懂,也不大会说,但他们的一片情意我感受到了。” 2020年,拉萨那曲高级中学的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最好,这里面离不开像孙老师一样的浙江援藏老师们辛勤付出。孙老师说,如今在学校里支教的浙江老师有30人,多的时候有50多人。孙老师的援藏工作还有整整一个学年,这个学年,他带的是高一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