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9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讲台 他们桃李芬芳

徐建亚

唐惟匀

胡群英

    班主任,一个平凡的岗位,被许多老师自嘲为“最小的主任”,却往往是孩子成长的人生导师,被学生们一辈子铭记。

    班主任的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辛苦的,班级里的事情千头万绪,他们总是陪着别人家的孩子,却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

    今天,这里亮相的三位班主任,是宁波很多优秀老师的代表,她们坚守班主任岗位已30年,把爱的阳光雨露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在此,让我们向以她们为代表的所有宁波优秀班主任,诚挚地道一声:节日快乐!

    镇明中心小学 徐建亚

    她关注的目光 不会漏过任何一个孩子

    采访徐建亚,是在9月3日上午10点,她刚给四年级的孩子上完一节语文课。

    “我们写完稿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知老师上完课是种怎样的感觉?”记者问。“刚上完课是一种‘欣慰’的感觉,欣慰于孩子们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哪怕只是一点点。随之而来的是思考,课堂上,有的学生掌握了新内容,也有几个学生看上去还没有头绪,怎么教才能让他们也尽快掌握呢?这是我从教室出来常会反思的问题。”她总是这样关注着学生,不想漏过班上每个孩子。

    徐建亚,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1990年刚参加工作便做班主任,今年既是她从教30周年,也是她担任班主任满30年。

    润物细无声的唠叨,她坚持了30年

    班主任的工作很平凡,很琐碎,采访中,她甚至觉得没啥可说的。

    “我一天3节课,从早上开始管理班级,下课后也常常在教室里观察孩子们,吃中饭也和孩子们在一起,叫孩子多吃点,‘你们在长身体,各种菜都要吃,这样才营养均衡’,在我这样的唠叨和目光监督下,孩子个个做到光盘。”就是这样看似普通、润物细无声的“唠叨”,徐老师已坚持30年。

    办公室同事们有时候会问她,“你怎么老在教室里啊”!因为徐老师总是一下课就去自己的班级,观察孩子们在课间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哪个学生情绪有点异常,该提醒的提醒,该开导的开导。“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时候,不仅学习习惯,也包括生活习惯,好的习惯享用一辈子。”

    做徐建亚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老师的关注有时候比成绩更能影响孩子心灵。

    “这没什么,很多老师都这样做”

    有一年的冬日,一个学习很普通的男生只穿了件衬衣加羽绒背心,下课后,徐建亚不经意问了句,“你这样不冷吗?”这让男生感受到了被老师关注的幸福,他的家长后来和徐老师说,孩子在家里好几次说到徐老师问我冷不冷呢。这让徐建亚内心颇受震动,从此更加有意识地去关注班里每一个孩子。

    哪个孩子生病了,拉下的课徐建亚尽力给补上;焦虑的家长找班主任倾诉,徐建亚总是一个个抚慰……诸如此类的日常点滴,她总是默默做着。“这没什么,很多老师都是这样的呢”,徐建亚把这些视为应当。

    除了语文,徐建亚对少先队活动课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

    少先队活动课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几年的实践,她摸索出了通过节日文化、礼仪文化、社交文化、科学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举行 “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一系列少先队活动课程。

    从教30年,徐建亚收获了海曙区优秀老师、海曙区优秀班主任、海曙区骨干班主任、海曙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一直保持童心、与时俱进、年轻态的她深受每一届学生的喜爱。

    回首30年班主任工作,徐建亚说:“我和镇小的许多班主任老师一样,不忘初心,责任在心,快乐前行。”

    江北区实验中学 唐惟匀

    “从来没老过”的她 对学生的爱30多年不降温

    温柔的齐肩短发,着一条红色连衣裙,风趣幽默,乐观爽朗,眉眼含笑,这是江北区实验中学唐惟匀老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旁人提及,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明年即将退休的“老教师”。用唐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是“我享受做教师的乐趣,跟学生们在一起,让我变得年轻”;身边同事评价她“感觉唐老师从来没老过,她永远充满着对教育的热情。”

    用专业与热情阐释心中“师爱”

    班主任、英语、教师,是唐惟匀的三个关键词。从教33年,担任班主任工作30年,整整带了11届学生,她用专业与热情,带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幸福成长,阐释着心中“师爱”。

    在不少人看来,班主任工作细致而繁琐,而唐惟匀却乐在其中。

    “我的幸福就是学生的成长,这是我一辈子的心愿!”30多年来,她坚持用“爱”感化和教育学生,在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帮助他们走上正轨。

    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小张在初三开学后多次无故弃学。在家访请求多次被婉拒后,唐惟匀决定直接上门,经过多方打听,她终于在一间破旧出租房找到了小张,小张颓废地躺在床上。原来,小张母亲患了癌症在象山老家休养,父亲在一建筑工地打工,兄弟俩随父在宁波生活,只靠一些零钱解决一日三餐。家庭温暖的缺失、经济的拮据、学业的压力,让一个十五岁的男孩茫然不知所措。

    之后,唐惟匀和小张一起探望了他象山老家的母亲,这趟探望,引起了小张父母的重视,父亲主动到校找唐惟匀沟通,保证会让小张继续学业;母亲也在治疗间隙来宁波照顾兄弟俩。

    白天,唐惟匀请任课老师利用中午给小张补课,安排优秀的同桌帮他解答疑问。晚上,唐惟匀

    则推着自行车和他一同步行回家。在路上,有时小张会给唐惟匀背诵英语课文,有时汇报当天的学习任务。此外,唐惟匀还会给兄弟俩带些学习用品、带点零食、送件衣服……

    毕业那天,小张递给唐惟匀一张卡片:“老师,我能飞翔像只鹰,全因为您是我翅膀下的风,没有您,我什么都不是……”如今,已为人父的小张,仍不时探望他可亲可敬的老师,在他眼里,唐惟匀是像母亲一样的恩人。

    类似的故事,唐惟匀从教三十多年来已出现过很多次……她总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用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童心去迎接教育中的每一个挑战。

    拒做“苦行僧”,喜欢“幸福教育”

    作为班主任,唐惟匀从不奉行“苦行僧”式工作和学习,而是“幸福教育”。她认为,师生应如朋友般平等相处,老师要以自己的行为涵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比如,在严格要求学生复习的同时,坚持每周收集整理错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严格要求学生规范答题的同时,坚持备好每一堂课,确保讲课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由此形成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因此,唐惟匀的班级英语平均分一直名列前茅,所带班级学生中考成绩优异。

    为了学生们,她好像从来不知疲倦。或许,唐惟匀的一腔教育热情,早在儿时就埋下了种子。

    唐惟匀的家庭,可以说是“教育世家”。她的外公,曾在原鄞州区丽水中学做地理老师;母亲则曾在金家漕小学教数学;如今,她的女儿国家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

    回望33年教育生涯,唐惟匀说:“当初选择读师范大学是父母的决定,现在回想起来父母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喜欢做教师,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仍旧选择做教师。”

    骆驼中心学校 胡群英

    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都让她感到幸福

    刚带出一届毕业班,又接手新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胡群英,在开学第一周说了太多话,咽炎又发作了。与记者交流时,她说几句话就要用力咳嗽一下。

    “一年级小朋友,要关注的地方太多,即使下课了,或者中午休息的时候,也要陪着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让他们慢慢适应小学生活。晚上,针对个别孩子的情况,还要联系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环境,方便之后有的放矢开展教育。说话太多,咽炎就犯了,这是以前长期当低年级班主任留下的职业病。”胡群英说。

    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

    胡群英,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30年班主任工作者。

    当30年小学班主任是一种什么感受?

    胡群英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幸福。它来源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当孩子改正了错误,当孩子养成了良好习惯,当孩子考试取得进步……这样的小幸福点滴汇聚,虽不足以成江海,却也化作我内心温暖的河流,滋养心田,同时也温润他人”。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在人的一生中,却已足够漫长。30年班主任工作,胡群英见证了一代代孩子的成长。早年的孩子更加朴素,如今的孩子更有个性。随着二胎家庭增多,一些父母对家里的老二总是娇惯一些,在家里,有哥哥姐姐让着,到了学校里,孩子的个性也比较强。这个时候,作为低段班主任,培养好孩子的行为习惯就是第一大重任。对于特别娇惯的,胡群英会做好父母思想工作,家校合作给孩子做做规矩,让孩子渐渐树立纪律意识。对于特别内向的,则给予母亲般的温暖,让孩子渐渐融入集体生活。

    常怀一颗童心是她的“年轻密码”

    这些年,胡群英也碰到了一些特殊孩子,如何关爱他们,胡群英有不少经验。

    早些年,曾经有个手脚残疾又有发音问题的孩子小袁,入学时走路一瘸一拐,右手残疾,只能左手写字,说话含糊不清。当校方要求胡老师能接收这个孩子时,胡老师有些为难。但是看到高龄的父母和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胡老师欣然收下了他。为此,她付出了全部爱心。做操时,不忘叫学生搀他一把;孩子流口水时经常给他送上餐巾纸;更经常教育其他孩子要关心身边残疾的同学;上课时宁愿等待,也把说话的机会给他……

    因为有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小袁从最初的羞怯,慢慢变得开朗、懂事。若干年后,当胡老师在街上碰到一个一瘸一拐的大男孩时。他嘴巴咧得大大的,一边笑一边使劲地朝胡老师点头,胡老师瞬间被感动了。

    可能是常怀一颗童心,已经50岁的胡群英看上去非常年轻。胡老师说,自己虽然是学校新基础学生工作团队的老年人,但会以年轻的心态,百倍的热情,积极学习新基础理念,与年轻老师一起学习、听课、评课,投身于新基础学生工作中。

    她,一个低年级班主任,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做了30年,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无数个平凡感动,绘就了甬城教育之美。

    让越来越多的教师 乐当班主任

    一大早,发现孩子发烧了,赶紧给班主任打电话请假;傍晚天都快黑了,孩子怎么还没放学回家,打电话问问班主任吧;孩子这段时间成绩怎么下滑了,找班主任问问情况……班主任的工作时间,没有上下班的概念;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很庞杂繁多。担任班主任,就意味着责任和重担,意味着辛苦和付出。

    作为班级的核心,班主任是连接家庭和学校的纽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班主任老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鼓励更多的教师来做班主任,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推出了一系列政策:

    从2012年起,每年举办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以赛代训,选拔优秀青年班主任;

    从2016年开始评选首届宁波市名班主任,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

    从2017年开始,建立“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新秀班主任”三级班主任专业成长序列,市级“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享受同级“名教师”“学科骨干”同等待遇,分别享受每年3 万元、0.8 万元专项津贴补助,打通了教师学科发展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职业“双通道”,这一政策被称为“史上最优”的奖励机制;

    从2017年起,还对担任班主任岗位工作满30年的教师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奖杯,以此鼓励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

    2018年开始创建名班主任工作室,聘请专家担任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导师,打造班主任工作实训和研究基地;

    ……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一系列政策的引领下、哺化下,班主任的辛勤付出有所回报,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当班主任、乐于当班主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班主任“铁军”正在宁波成长。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王伟 马亭亭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