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卫前初中劳动教育基地里,孩子们丰收了。 图片由学校提供 |
不会叠衣服被子、打扫房间,就连自己的书包都不会整理……尽管劳动教育喊了很多年,但对待劳动,仍有一部分孩子“叶公好龙”。今年3月,本报专门针对宁波中小学家务劳动情况做过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2%的孩子能做到每天劳动,有3.43%的孩子从不做家务。 如何让劳动教育起作用、受欢迎?如何让学生爱上劳动,能够“真实劳动”?慈溪市教育局在这块工作上积极探索,注入新内涵,明确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目前这一特色做法已覆盖慈溪所有中小学,受惠学生10余万。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涵茜 樊莹 通讯员 杨洁 案例 啥都爸妈搞定的孩子 成了劳动小能手 “快写作业去,拖地洗碗我来就好了。”“你这握扫把的方式不对,角落也要扫一下……算了算了,我来吧!”这样的对话曾经在蒋涛的生活中司空见惯,起初他也觉得挺幸运,什么事情爸妈都会帮忙搞定。 蒋涛是慈溪市卫前初级中学初三学生,妥妥的学霸。初中前他几乎没有做过家务,爸妈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学习好就行。 因为这样,蒋涛闹过不少笑话。班上大扫除,他拿着湿抹布擦窗,结果窗户变成了“大花脸”;他拿着扫把清扫教室,结果尘土满天飞,地还没扫干净…… 此外,蒋涛对很多农作物、农作工具的认识很有限。进了学校的菜园子,蒋涛分不清大豆和蚕豆、葱和韭菜,锄头拿到手上不知道怎么翻土。 “爸妈在家里承担了大部分的劳动,对力所能及的劳动,很多孩子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上前帮忙,而是抱怨辛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初中学业压力大,孩子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紧;另一方面是父母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潜移默化扮演了阻碍者的角色。”该校教导处副主任林森培分析道。 2017年,卫前初中开展了系统性劳动教育,是慈溪最早一批开展劳动教育的学校。除了将“劳”字渗入学校、家庭等日常学习生活,还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教育、公益服务劳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真正学会劳动、爱上劳动。2019年,这里被确立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之一。 “做好这项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学校设置激励机制,家长和孩子的观念转变也很重要。”林森培提到,近年来学校通过各种互动性高的劳动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如针对暑期、节假日的“小鬼当家”活动,鼓励孩子在家每天半小时的家务劳动;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叠衣被、洗衣服、厨艺等比赛活动,将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技能进行考评…… 在这样的氛围下,蒋涛开始合理安排时间,在校自己整理课桌、书柜,回家自己整理房间,叠被子。一段时间下来,蒋涛还从中学到很多生活小技巧,如擦窗的报纸一定要团成一团,这样才能擦得干净;拖地时,人需要往后退,如果是前进式,会把拖干净的地再次踩脏……如今的蒋涛已经成了劳动小能手,家长也很惊喜地看着孩子的成长和蜕变。 近年来,慈溪大力推行劳动教育后,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从中受惠,这个例子就是缩影。记者采访了慈溪多所中小学,劳动教育已经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精细化的“全员”劳动教育活动形式,让孩子和家长意识到劳动教育不只是一门课,而是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数据 打造了一批 劳动教育基地和特色学校 励张军,是慈溪市城区中心小学东校区信息技术老师,也是一位种花大神。因为喜欢捣鼓花花草草,他和学校另外两位种花爱好者组建了一个园艺社团。场地相对简陋,就是几个露天阳台,但学生参与度很高,社团招生每次都爆满,需要第一时间抢课。 园艺社团里的学生,不但学习理论知识,细数各种植物名:多肉、欧月、绣球、铁线莲等,还学会养花的技巧:如何浇水、如何修剪、如何施肥等,此外还学以致用,担负起照顾家和教室里的花花草草,活脱脱学成了一个“植物小博士”。 这是慈溪市城区中心小学丰富劳动教育的其中一个做法。近年来,学校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东校区现有综合实践活动室2个、科技实验室2个、园艺教室1个、空中花园1个、百果园(内有水生态系统)1个、种植基地1个;西校区有综合实践活动室2个、科技实验室2个、紫藤园(内有水生态系统)1个、中草药种植基地1个。其中,东校区的劳动实践基地(生态实验室)被评为慈溪市精品创新实验室,西校区的劳动实践基地(种植)被评为宁波市科技教育实践基地。 慈溪市乾明学校的做法也很创新,学校根据兰文化特色建设的现状,将兰花栽培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开发了专门的校本教材《兰花的栽培与鉴赏》《兰润童心》。在课时上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单独抽出一节课设置了校本课程,全校一至六年级每班每周一节课予以落实。同时在拓展性课程中设置了《校园农作物种植》《中草药种植》《生态种植》《校园气象观测》等课程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同样,宁波科学中学作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的试点学校,去年9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家务100分”,让承担家务劳动成为每一位科中学子的必修课,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要求每位学生在初中三年内参与不低于100个小时的家务劳动。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进行累积,每积累60分钟,可兑换1个劳动积分,三年内集满100个劳动积分,在其他条件均符合的情况下,方能准予毕业,并颁发初中毕业证书。 截至目前,慈溪市已成功打造了一批劳动教育基地和特色学校,有6所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4所宁波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家宁波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正式启动“慈溪市云龙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命名“慈溪市科技馆”等11处基地(场馆)为慈溪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完成首期研学导师培训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