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10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体两翼内涵丰富 智慧教学成效凸显

30岁的李惠利中学正青春

1990年10月8日,李惠利先生与夫人李唐文兰女士在开学典礼剪彩仪式上(左五为李惠利先生,右四为李唐文兰女士)

    2020年10月8日,宁波市李惠利中学30周年校庆日。那一天,将有近千校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回到母校;那一天,将迎来一场属于惠利学子的大联欢;那一天,不同时期的主人翁们,将娓娓道来三十年办学中难忘的历史和瞬间;那一天,校阳光舞蹈团、校阳光合唱团和校友艺术团,将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学校的办学成就。

    欢迎回家,这是属于“我们的三十年”。

    校训石、惠利亭、文兰亭、惠和池、新智慧门、一米农场、空中花园……校园里,“惠利”文化始终如一;惠政楼、利捷馆、勤拙楼、俭恭楼、诚笃楼……每一幢建筑都是会说话的艺术品。作为宁波市普高里唯一一所以“宁波帮”爱国人士命名的市直属公立普通高中,30年来,“惠润每一位学生,利泽每一个梦想”的文化理念,已根植其中。□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杨志丹

    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

    特色教育

    从1999年初中艺术班开始招生到2003年转招高中艺术班,再到2004年成立艺术教育中心,普通中学体制下的艺术特色教育,成为李惠利中学办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校的艺术教育在省内外均有较大影响力,曾连续三年蝉联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连续7年荣获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

    在李惠利中学,一个个学生的艺术梦被小心呵护,一批批惠利学子从这里走向全国重点艺术院校,追寻自己的艺术人生。2020届艺术生52人,在刚刚过去的9月,他们中的13人走向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全国重点艺术院校;24人走向了南京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和全国985、211、双一流重点大学。

    除了艺术,中澳班是李惠利中学的另一大特色招牌。

    2003年,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与澳大利亚黑利伯瑞学校合作举办“中澳课程合作班”,是浙江省普高第一个“双学籍、双课程、双语教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澳中心成立10余年来,向澳大利亚等著名海外院校累计输送了约900名毕业生,每年有90%以上的学生考入墨尔本大学、国立大学等被誉为“常青藤盟校”的澳洲八大名校,更有中澳学子荣获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总理奖等高级别奖项。显著的成绩,让李惠利中学被澳方誉为“在中国进行VCE教学的学校典范”。

    如今,艺术、中澳两块特色招牌已然烙印在学校发展史的足迹中,“一体两翼”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成才途径,但是它从未停止探索更多特色教育可能的步伐。从2018年开始,学校招收射击特长生,到2020年开设“藤野﹒日语班”,李惠利中学一直在扩大“一体两翼”办学模式的内涵。

    “惠润每一个学生,利泽每一个梦想”。李惠利中学通过普通班、艺术班、中澳班互通的校内通道以及国际交流生、普职融通等校际交流通道,构建起了立交桥式的学生个性化发展道路,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个性化成才之路,让教育有了更多选择。

    科技赋能精准化教学

    智慧教学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高效课堂”“有效教学”……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如何提升教学的精准性。智慧教学,作为学校多次教改的延伸,让教学从“用经验说话”转向“用数据说话”,增强了对教学行为进行分析、诊断和干预的洞察力。

    从2017年开始两个班级的试点到2018年全校推广,李惠利中学按照“稳步推进,步坚效显”的总策略,紧跟时代步伐推进智慧教学,终于迎来了收获。2019年,学校被评为第二批浙江省精准教学项目实验学校,同时成为浙江省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学校(省唯一普高)。如今,基于评价的精准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老师授课的常态。

    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充分发挥长期推行智慧教学的优势,从学生在线收看教学视频到全面开展网络直播辅导教学,从高三率先开始到全校稳步推进,充分发挥了“人手一个平板”的智慧教学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好评。

    由单一屏幕的课堂到多屏高效的课堂,由被动的接受学习到积极的自主学习,由同一教学目标的学习到个性化的学习,由粗略滞后的评价到精准实时的评价,智慧教学经历了专家评估、班级试点、年级试点、全校实施、案例归纳、总结推广等系列过程,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不断融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变成了现实。

    文化寻根 为发展蓄力

    校长说

    宁波市李惠利中学 刘伟龙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文化育人是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教育理念,自古以来即是教育的核心。学校因文化而成名,学校因文化而恒久。学校文化之于一所学校的意义,犹如灵魂之于生命、思想之于人类,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富有魅力的学校文化会衍生出一股强大的文化力,它无时不在,润物无声,能使学校的品质卓然,绽放个性神采。

    李惠利中学是港帮捐资助建的学校,本身就是具有特殊文化教育资源的学校。同时,李惠利先生名字中“惠利”这个词又具有“恩惠及人,使之得利”的特殊含义;再者,在李惠利中学的门厅大墙上刻有当年宁波市教育委员会为表彰李惠利先生善举而立的碑文“惠利乡井、造福桑梓”。因此,学校提炼了“惠利”文化,开启了“文化之旅”。学校提炼的“惠润每一位学生、利泽每一个梦想!”的“惠利”文化理念,具有“社会性、传承性、独特性、发展性、稳定性、贴切性”等鲜明学校文化特征。

    我们追求办一所“惠心利人”的学校,就是要“惠润每一位学生,利泽每一个梦想”。既要“惠润眼前”,也要“利泽未来”;既要“惠润群体”,还要“利泽个体”;既要“惠润社会”,更要“利泽他人”。这几年,我们从价值系统、制度系统、物化系统三个层面不断探索落实落细“惠利”文化统领学校事业发展的路径,我们希望通过“惠利”文化的深入构建,让“惠利”文化滋养我们每一位惠利人的精神家园,躬身践行“勤俭诚实”之惠利校训,“惠利乡井,造福桑梓”之惠利情怀,“共惠互利”之惠利精神。

    三十载栉风沐雨,砥砺歌行,李惠利中学先后在1996年、2006年、2017年成为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

    三十年来,一大批学生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大、上海交大、上海复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名校。他们在世界各地工作、求学,成为栋梁。

    三十年来,学校还获得普通高中音乐学科基地”(全省仅2所)、浙江省首批艺术教育实验学校、第二批浙江省精准教学项目组实验学校、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浙江省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学校(省唯一普高)、宁波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宁波市“普通高中音乐学科基地”(唯一一所)、宁波市五星级平安校园、宁波市垃圾分类试点学校、宁波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宁波市普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学校、第三批宁波市文明校园、“一人一艺”宁波市全民艺术普及工程首批普及点、全国中小学戏剧教育研究会成员学校(浙江省唯一一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射击分会会员单位、国际教育中国联盟学校会长单位、艺术教育联盟首批会员单位等称号,获得浙江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状、宁波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诸多荣誉。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