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乡中学的传统文化班会。 通讯员供图 |
八天长假结束,大家会不自觉地在心里盘点这个假期的收获。对五乡中学高三(8)班班主任汪焕杰老师和同学们来说,第二年举办的传统文化班会上,他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关于传统文化的种子,就是这个假期的最大收获。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如果要学一门传统文化 大多数同学选择“饮食” 生活在流行文化盛行和信息爆炸时代下的中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多少认知?怎样的方式能让他们更亲近传统文化?教英语的汪老师,操着一份传承传统文化的心。为此,他对全班38位学生(全班40人,2人因故没有参与)做了一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问卷调查。 汪老师设计了12个问题,包括“你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对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由来,你是否了解?”“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你会哪些?”等。 问卷调查里,有个问题颇有意思:“如果你有机会学习一门传统文化,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选项共有9个,包括“古代先哲思想和古代历史文学”“传统书画艺术”“传统戏曲”“传统音乐”“民间工艺”“饮食”“古代建筑、服饰”“传统科学(中医药等)”“其他”。38位学生中,28人选择了“饮食”。 为何这么多人选择饮食?徐璐同学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且丰富多样,其中常常蕴含着一些深层的当地特色和文化。加之自己本身也喜好美食,如果有机会,更愿意从饮食文化开始走近传统。 比起单纯宣传 同学们更希望体验式教育 对于“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什么?”的问题,同学们也有不少自己的思考。 钱玉如同学在答卷上认真写到:一直以来,我们遇到的更多是传统文化的宣传,而缺少落到实际。因此,可以在空余时间组织相关活动,如手工、书画比赛、演讲等,使我们能更加融入传统文化,而不是局限于表面地了解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实践、传承。 庄萌同学认为,当代高中生缺少了真实的传统文化传播环境。“在快节奏的城市中生活,我们不断接收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浪潮,容易忘却自身原本的样子,不妨提供一些回归的机会,像大小节日,我都会回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用宁波话交谈,吃宁波传统糕点,那一刻,我才重拾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这是我们班第二年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班会,相比去年,我觉得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好了一些,他们更愿意去体验和融入传统文化了。”汪老师欣喜地说。 在得知了高三(8)班的活动和问卷调查以后,五乡中学德育处主任单朝辉说,传统文化当中确实有非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传承。在未来的德育教育当中,非常有必要,也有可能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