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点赞好老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甘当一盏“路灯” 让孩子前行的路上有光

给孩子“建档” 倾听他们的想法 用沟通代替压制

和孩子们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

    张惠君 39岁

    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老师

    余姚市优秀教师、余姚市教坛新秀

    ●推荐理由:用爱心和智慧“浇灌”一批批孩子茁壮成长,真正让家长们放心。

    “张老师我们好喜欢你”“我们现在上课都乖乖听讲,不调皮捣蛋了”……课间,孩子们围着张惠君老师交流,虽然她是中途接班的老师,却丝毫不影响大家对她的喜爱。但一开始,这位高人气的老师曾遭受过一些家长的质疑:“这样瘦瘦小小的一个老师,能带好班级吗?”

    所有的质疑都被时间所解答,10多年来,作为“接班专业户”的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老师张惠君,用爱心和智慧“浇灌”一批批孩子茁壮成长,每接一个班最后都能让家长放心。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徐华军

    给孩子“建档”

    关注他们的闪光点和独特处

    “孩子不服管,和老师唱对台戏,中途接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班级,沟通胜于压制,要学会扮演一名‘消防员’。”有着18年教龄的张惠君,总结了一套自己中途接班教学管理的经验。

    每次一接到新班,张惠君就会第一时间在心中“建档”,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关注他们的闪光点和独特处。因为孩子性格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张惠君还有意识地了解学生的生活表现和家庭教育方式等,将相同性格或学习上遇到相同问题的学生家长叫到一起,以朋友聊天的方式,倾听大家在教育方面的困惑和意见,并一一细心记录,为今后教学中因材施教做好准备。

    上课不遵守纪律,喜欢大声说话,一不高兴就开始高声尖叫……小石曾是公认的头疼孩子,之前的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并上门家访效果都不好。“当我第一次看到小石的时候还挺惊讶,与想象中有些不同,一张稚气未脱的面孔,看到陌生人还会脸红害羞。”这个孩子真如其他老师说的如此难以管束?张惠君心里有了个大大的问号。

    观察了一段时间,张惠君发现一个现象,鬼灵精怪的小石不是所有时候都在捣蛋搞破坏,每次上自己的课都是认真听讲,但轮到其他课就蠢蠢欲动。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反差?

    为了搞清楚,张惠君一有空就把孩子叫到办公室,端了把凳子、倒了杯水,犹如大姐姐一般和孩子聊天。“今天是心情不好吗?”“怎么突然上课离开座位,还尖叫了?”刚开始,孩子心里还会有些戒备,低着头生怕张惠君批评他,但当发现聊了几次天,老师始终微笑着说话,半点没有责备的意思,他慢慢打开了心扉。

    原来,孩子不守课堂秩序的原因,仅仅因为那堂课不吸引自己。他对间接影响其他人学习的行为,完全没有意识到,反而觉得表达了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么,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又是如何?也是如此任性吗?张惠君上门家访寻找答案。结果发现,因为是独子,家里人都很宝贝,小石在家里基本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由着性子来。

    问题的根源找到后,张惠君开始了一次次与孩子家长的沟通,针对孩子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行为准则。如罗列学校家里应该遵守的规则,每月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奖励一样小物品;安排自律能力强的同桌,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教孩子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在认真上课,别人大声讲话会怎么样?”通过努力,孩子很快领悟,如今有了很大的改变,家长也很意外。

    正确引导孩子

    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在张惠君看来,小学高段的孩子因为即将进入青春叛逆期,对于老师、家长的服从性会下降,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是不少,“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示弱,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体谅他人。”

    “张老师,你说怎么办?都六年级了,成绩越考越差。现在还不能说他,只要我一开口聊学习,他就顶嘴,然后砰一声把房门关住,拒绝沟通。”这是小方家长的求助电话。小方是一个正直阳光的聪明男孩,班级的体育委员,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学习成绩也不赖,只是这次发挥有点失常。

    “若母子之间长此以往,肯定令人担忧,一定要想办法缓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张惠君初步了解情况后,首先尝试找病因。

    原来,小方妈妈属于强势型,谈论的话题总是关于学习的,教育的方式简单粗暴,容不得孩子争辩,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自然是有情绪的。

    “说出来,你心中的不快乐。”张惠君用温和的语气劝孩子平静,同时不停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跟妈妈真的很难沟通,容不得我辩解,什么都要听她的。” 小方说。

    得到答案后,张惠君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小方:“尽管妈妈的方式有不妥之处,但爱你的心是不变的,她是你最亲近的人,你不能无视她的关心。我们可以坐下来谈,相信妈妈肯定能和你达成共识的。”

    随后,张惠君站在家长角度平复小方妈妈的焦虑:“孩子长大了,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尊重才会让孩子打开心扉,才愿意跟你交流沟通,所以我们家长要试着示弱。你可以努力和孩子建立共同的爱好,了解孩子,孩子才有和你交流的兴趣和欲望!”

    接下来的日子,妈妈示弱了,母子有共同话题了,孩子体谅大人了。看到母子俩依偎的背影,张老师心里暖暖的。

    “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一种填鸭式现象,教育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而是一味居高临下。但其实倾听孩子的想法比提要求更重要。”张惠君认为,很多家长很固执,永远不认自己的错误。但实际上,孩子是有自己的判断标准的。如果家长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而不向孩子认错,那么孩子就会觉得你是一个不可信任的对象。

    用一颗真诚的心

    让孩子和家长倍感安心

    张惠君的用心,换来了孩子和家长的信任。上届六年级,作为高龄产妇的张惠君坚持上课,累了就在办公室躺椅里躺一会,课后埋头批改孩子们的作业,出操、管饭等这些班主任该做的工作也一样都不少。

    “即使不上课,只要张老师这根定海神针回来,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学习进入正轨。”产后休息不到两个月,恰逢孩子们抽考,家长们都非常紧张,再三希望张惠君回来“坐镇”。

    看着一个多月嗷嗷待哺的婴儿,再想想学校里进入最后冲刺的六年级孩子们,张惠君毅然决定提前结束产假上班。因为还要喂奶,当时又不会开车,她就带着一个多月的婴儿回到学校。

    只要一面对学生,就什么都抛到脑后了,所以经常出现“这里在忘我工作,那里孩子在嗷嗷大哭”这样的场景。这一片丹心倾注,终于换来孩子们圆满完成抽考,升入自己满意的初中。

    毕业典礼那天,孩子们争着与张惠君合照,抱着痛哭,家长们紧握双手,一句句说着感谢,一声声道出不舍,感恩孩子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

    “中途接班的班主任要根据班级情况掌握好管理尺度,太严会导致学生更加怀旧而迟迟不肯接受你,太松则会让班级风气走向歧路。不过,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家长和孩子自然能够感受到。”张惠君就是这样一盏甘愿默默付出的“路灯”,让孩子前行的路上有光,能走得更坚实、更自信、更灿烂!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