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点赞好老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品文化”带来了创意美术课 “走心漫画”引导学生抒情解压

这位美术老师用绘画治愈“问题学生”

走心漫画系列学生作品

    刘峰

    东钱湖中学 美术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宁波市“晨风奖”艺术先进个人

    ●推荐理由:26年如一日,默默付出,辛勤耕耘。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强烈责任感。她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她一腔热血,诲人不倦,通过“走心漫画”打开学生的心扉。

    从教26年,她开创了校园“邮品文化”,给乡镇的初中学生带来了纷繁的创意美术课;自2013年起,她又开设“走心漫画”课程,建起了一座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桥梁,“治愈”了许多学生。

    她就是东钱湖中学美术老师刘峰。近日,记者见到刘老师时,她正从医院赶回来。“不好意思久等了。我去看眼睛了,最近看东西有点模糊。医生说我有些白内障早期症状。”一位70后美术老师怎么就视力减退了呢?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杨燕燕

    开设“走心漫画”课程 学生不良情绪有了宣泄口

    初中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萌发,叛逆心理初始,不再如幼儿时期乖巧听话,有心事也不愿意和长辈诉说,如果硬是刨根问底,则会激发他们的反抗情绪。很多家长抱怨:“孩子越长大,跟家人说的话却越来越少。”

    “我想在美术心理领域做一些尝试。”刘老师说,近年来,她时常在新闻里看到一些学生的自杀、自残事件,这令她非常痛心和惋惜。“我虽然是一名副科老师,但很希望能做些什么,做些改变。从2013年开始,我开设了走心漫画这个课程。”刘老师解释,“漫画具有独特的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同时绘画形式灵活随性,在绘画工具和造型手段上也没有什么限制。同时,漫画十分受青少年喜爱,对作画者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在所有画种里,漫画是最适合学生用来表达内心的。”

    刘老师以随手漫画、单幅漫画、多格漫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信手涂鸦的漫画抒情解压,使学生多了一条不良情绪的宣泄渠道。“我最喜欢刘老师的走心漫画了。她会在上课时播放一些音乐,给大家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引导我们把情绪画出来。老师说,这叫艺术疗伤。现在我有学习压力时,情绪低落时,就会随手画画。我觉得很治愈,画完后轻松了许多。”学生俞喆如是说。

    课程开设后,刘老师从漫画作品中发现,身边很多学生表面看上去活泼开朗,可是他们的内心未必如同外表那样阳光,也多多少少窥见了那些“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

    该校校长曹爱锡说:“人人都有情绪的低潮,学生创作的漫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轨迹,从中发现不利孩子身心健康的蛛丝马迹。这样十分有利于家校配合,防患未然,帮助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

    2018年,刘峰的《基于“走心漫画”美术疗愈功能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宁波市学校德育研究课题一等奖。如今,美术教育在心理调节和心理疗愈方面的矫正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此,刘老师表示很欣慰,她说:“希望更多的美术教师能够挖掘美育潜在的情感辅助功能,帮助学生通过绘画抒发感情,表达内心世界,能使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和改善,净化抚慰他们的心灵。”

    每天工作到半夜成常态 有了白内障的早期症状

    “邮品文化”校本教材、创意美术设计系列辅导丛书、“走心漫画”学生作品集……自2003年起,刘老师一直潜心钻研美术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并编写多本校本教材、学生作品集。

    在学校师生眼里,她更是一位“劳模”。白天上课,晚上熬夜编写校本教材。为了节约经费,她自学编辑软件,自己排版设计。因为对教学设计力求精益求精,她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在深夜12点前睡觉了。“以前基本上每天工作到半夜一两点钟,但现在不能熬夜了。眼睛不太好了,医生说我有点白内障的早期症状,叫我注意用眼。”

    初中学校的美术课,一周只有一次,但刘老师每周要上16节美术课。除了担任美术老师外,她还兼任学校“钱湖小邮社”“版画社团”的指导老师,并担任宁波钱湖少年邮局的负责人,邮局工作人员全部由学生担任。

    初三学生俞喆说:“每一幅名画她都如数家珍,向我们娓娓道来,使我们身临其境。不仅仅在美术上,刘老师给我带来更多的是人生的启发。”

    王思宇则觉得,刘老师在上课时,整个人都带上了鲜明的色彩。“她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闪烁着光芒,每当下课的时候,我都会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听下去。”

    李丹妮说:“刘老师不光教我们理论知识,还带我们做创意美术,粉笔雕刻、木版画、剪纸……各种形式都有。上刘老师的美术课很放松,很减压。”

    课堂上,刘老师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大胆发挥和创造,注重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同时,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刘峰每学期设立了“美术课堂作业精品榜”,这也成了美术课堂的期末盛典,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深受影响 回到母校成为美术教师

    记者采访时,进来一位年轻教师,刘老师介绍说:“这是我们学校另一位美术老师俞巧维,是我的徒弟,也是我刚进东钱湖中学那年带的学生。”秋日的暖阳下,师徒二人站在办公室门口,聊起了当年的时光。

    1994年,刘峰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年少时的梦想,来到东钱湖中学成为一名老师。俞巧维回忆说:“1994年我刚读初一,刘老师既上美术课,又上劳技课,还在每周六开设美术兴趣小组无偿教我们。我的美术潜能就是刘老师激发的,所以在初中时,萌生了报考艺术学校的想法。我们同班有好多学生后来走了美术这条路。我会回到母校当一位美术教师,也是受到了刘老师的影响。”

    为挖掘学生的绘画潜能,刘峰课外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美术比赛,以实战比赛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的书画作品,在全国、省、市、区等各级各类绘画设计比赛中屡获佳绩,近年来先后有三百余人次获奖。因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刘峰多次获得全国、浙江省、宁波市优秀指导教师奖以及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宁波市“晨风奖”艺术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提起美术课,就是画画;一提起美术教师,就是舒服。如果现在还抱着这样的眼光看待,那可能对美术学科有点误解。”刘老师说。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