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培训现场。 通讯员供图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徐鸿鑫)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一直是个难题,但宁海县黄坛镇大塘山村垃圾分类工作近日成效明显。村干部徐武斌告诉记者:“之前我们村垃圾分类也在做,但从没像现在这么细致过,多亏了垃圾分类职业技能培训,让我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垃圾分类职业技能培训是由宁波垃圾分类学院宁海分院组织,该学院的主办单位是宁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具体由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宁海学院承办,主要针对的是各乡镇及农村垃圾分类负责人的培训。该项目从11月初开始,已开展七期培训,累计478人次,今后按每周两个班的计划推进,预计在年底如期完成1000人培训目标。 “往常我们挨家挨户发宣传资料或者是选点进行宣讲,但收效甚微,原因是老百姓都不乐意参加,也学不太懂。”垃圾分类管理委员会主任袁伟斌深知农村垃圾分类的难点。在广泛调研后,团队主动联系上级有关部门,调整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将垃圾分类变成一种职业技能进行落实。 据介绍,宁海县垃圾分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每期4天,包括集中理论培训、现场实践教学、学员在岗实训指导和考核四大块内容。其中集中理论培训2天,现场实践教学1天,在岗实训指导1天。 每一位参加完4天培训并且通过考试的学员,将获得宁海县人社局颁发的职业技能合格证书。同时在该项目全部培训结束之后部分学员可以参加线上考试,获得由宁波垃圾分类学院颁发的垃圾分类管理员和桶边督导员“上岗证”,全面推进“持证上岗”,使垃圾分类工作更加规范更加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