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库车市乌尊镇中心小学学生展示他们的“一家人”书法作品 |
 |
王挺老师教孩子书法 通讯员供图 |
“一撇一捺,互相支撑,这就是一个‘人’字,就像我们的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一样,亲如一家。” “‘一’要横得平,要一气呵成,连贯有力,就像我们中华民族宁折不弯的气节和风骨。” 近日,在新疆库车市乌尊镇中心小学,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启蒙课吸引了孩子们好奇渴求的目光。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杨阳 发现 库车农村学校书法教育较为薄弱 讲课的是王挺老师,他是宁波市第十批援疆支教团教师,北仑区长江小学副校长。值得一提的是,王挺曾执教于全国书法实验学校,是宁波市书法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有着丰富的书法教育经验。 在援疆期间,王挺调研发现库车市的书法教育仍处于起步期。以他所在的库车市阳明小学为例,学校虽然开设墨道古韵书法拓展课,引入宁波的写字教学教材,但书法教育仍较为薄弱。在库车市的农村学校,书法教育更是因教材、师资、硬件等因素无法有效普及。许多本地孩子对汉字书法虽有兴趣,却没有条件深入的学习。 如何帮助库车地区开展并普及书法教育?如何让少数民族的孩子们也有机会感受书法之美,文化之韵?王挺一直在思考。在与阳明小学联盟校乌尊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段旭鹤和教师魏安庆的交流后,王挺当机立断,动身前往乌尊镇中心小学,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传统书法课。 为了让课堂生动文化融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王挺在研究了学校学情的基础上,适度弱化传统书法教育上过分强调笔法书写的要求,从文字的产生和中国书法的演变入手,将重点落在基于学生兴趣的笔墨线条领域中,通过学科迁移,以篆书为突破口引领学生学习书写篆书作品“一家人”,收到良好的启蒙效果。 授课 “一家人”作品传递甬库两地一家情 文房四宝、中锋运笔、篆隶楷行草、藏头护尾……随着课堂进程的不断深入,学生们畅游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更沉醉于亲如“一家人”的氛围中。乌尊镇中心小学的少数民族孩子们第一次走进翰墨飘香的书法世界,浸润于墨道古韵的中华文化瑰宝中。 5年级的维吾尔族小姑娘乃皮赛·莫明开始连握笔也不会,甚至五指成拳紧抓着毛笔杆儿。“单手轻握,不要太用劲儿。”“大拇指指肚的地方要紧贴着毛管儿。”王挺手把手一点点指导,到下课前,乃皮赛·莫明已经能独立写出略带稚嫩的“一家人”三个字。 “王老师,这是我第一次上书法课!我知道了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您下次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上书法课呀!”乃皮赛·莫明显得非常兴奋。 “王老师,我知道了笔、墨、纸、砚,这些叫做文房四宝,我们国家古代的人就是用这些用具写出书法的!”501班的热米拉·卡斯木兴奋地说。 王挺表示,在给农村孩子们上的第一节书法课中,选择教授“一家人”三个字是经过充分考量的。文化瑰宝是为“一”,甬库连心亲如“家”,以生为本育新“人”。课堂旨在借助中国书法传递着甬库两地亲如一家,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美好祝愿。 库车市阳明小学校长王华军表示:“中华文化璀璨,作为教师,应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这些文化瑰宝传承和发展的课题。” “书法教育的开展和普及是学校育人不可或缺的一环,形、音、义之间互相作用形成的文字,不但有着深刻的内涵,更连接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学习书法,不仅仅是在教孩子们写字,更是在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乌尊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段旭鹤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