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成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区和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名区”为目标,“十三五”期间,镇海深入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将教育结构、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教育人才、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镇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知识服务。 过去五年,镇海区域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16年,以全省最高分获评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在历年的浙江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水平测评中,镇海均位于省市前列。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胡艳 学校办学水平整体差异进一步缩小 十三五期间,镇海在巩固基础教育普及水平的基础上,普惠性幼儿园园所占比达到93.33%,等级幼儿园比例已达100%;学前三年入学率已达100%,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招生覆盖率为94.60%。职普比例进一步平衡。 学校办学水平整体差异系数进一步缩小,全区学校标准化率达到100%。严格实行阳光招生。义务段公办中小学严格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招生,根据“先片区、后学区”原则,按有户有房、有户无房、有房无户、无房无户积分入学的顺序分类排序,依次录取。为确保招生平稳、分流有序,建立户籍生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被义务段学校录取。从2020年起,全面实行网上入学报名。 “自觉+团队”师德文化成为区域特色 2016-2019年,镇海全区新(改、扩)建教育资源14万平方米,新增学位9000余个(含学前教育)。2020年,全区推进9个小区配套幼儿园和9个学校项目建设,预计可增加学位13400余个。镇海区中心学校新城校区、崇正书院等即将投用;已开工静远小学、仁爱教育集团九龙湖分校、蛟川实验小学、骆驼中学扩建、教师进修学校、镇海中学扩建等项目。 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区学校建成智慧型校园,学校网络建设标准型占比达到100%。教育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所有高中学段和仁爱中学、立人中学等十余所义务段学校与国(境)外学校开展“千校结好”教育交流活动。 全区在编教师中,高级职称近600名,各级各类名优教师(校长、班主任)达到800余名(其中省特级、市名师等高层次人才39名)“自觉+团队”师德文化成为区域特色。2019年起,义务段教师平均收入达到公务员水平,受到省督查组肯定。代表省、市进行教师“区管校聘”试点,相关经验被省教育厅推广。 深入开展山海协作、东西部扶贫工作 学生社会责任、身心素质、学习能力、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明显提升。深入践行生命教育、教师发展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三大理念,推进厚德校园、健康校园、艺术校园、书香校园和科技校园“五个校园”建设。全区16所学校为全国、省、市文明校园;在省大学新生体育素质测试、市中学生运动会和艺术课程测试中屡创佳绩。 “招宝山大讲堂”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知名论坛,与华师大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联盟团队合作,启动区中心学校、精英小学等4所学校为“生命·实践”课程改革试点,引领教师更加关注“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和研究”,从“传授知识”走向“全面育人”,全力推进课堂教学向“有序有趣有效”“充满笑声、掌声、辩论声”课堂形态转变。 在宁波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镇海连续三年分获初中组、高中组第一名。精英小学、庄市学校入选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实验小学、骆驼实验学校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特色学校”,澥浦中学和九龙湖中心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称号,古塘中学、蛟川中心学校、骆驼实验学校入选省足球特色学校。近两年青少年儿童近视率同比下降1%以上。 深入开展山海协作、东西部扶贫工作。26所学校与普安县31所学校结对,涵盖下属77所学校,选派67位教师赴贵州普安开展1-18个月的支教;与龙游的山海协作项目,协作帮扶覆盖学前、义务、普高所有学段及所有镇街道,组织42所中小学全面结对,共计派出200余位骨干教师到龙游开展一个月支教。 在充分调研西藏比如幼儿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后,为进一步满足西藏自治区农牧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2020年8月15日,镇海区援建的那曲市比如县镇海双语幼儿园顺利开工,项目建筑面积3903.14平方米,共12个班,可容纳学生360人。该幼儿园作为宁波援藏“甬助比如”三年攻坚行动的重点项目,对宁波和镇海推进教育援藏事业具有深远意义。 镇海中学支教教师群体坚持20年赴贵州支教,获评2019浙江教育新闻年度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