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邦成和指导教师邵泽东的赛后合影。 通讯员供图 |
 |
比赛现场。 通讯员供图 |
是“全国技术能手” 2018年中考结束后,他毅然报考了职校——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西餐烹饪专业,短短两年时间,他已参加了多次大型国际烹饪赛事,在2019宁波国际青年厨师挑战赛中斩获金奖,在中国外交官烹饪大赛中收获团队金奖…… 如今,他再一次实现自我突破,作为烹饪(西餐)项目浙江代表队年轻选手参加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摘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小小年纪成为“全国技术能手”。他就是康邦成。 遵从内心 康邦成坦言,当年中考成绩尚未出来时自己一度在选择学校时很纠结,读普高还是职校,一边是看似“名正言顺”走的路,另一边是兴趣爱好。于是,他找了父母商量,家长的态度是一半支持一半反对。 四五岁的时候,康邦成在乡下跟着外婆一起生活,每到饭点最爱做的事就是蹲在院子里看外婆生蜂窝煤、炒菜做饭。上了小学后,小小年纪的他能跟着菜谱做一桌子的家常菜,初中接触到西餐后,自己一边看西餐节目一边学做煎牛排、煮意面等简单西餐。想学到更多的菜品,成为一个厉害的大厨,康邦成早早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挑战目标。 父母的充分尊重,让康邦成有了大胆做决定的勇气。在经过了半个月时间的思考后,他确定了想法,选择自己的爱好,也就是报考职校,选烹饪相关专业。他先说服了母亲,然后说服了父亲,最后说服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在实地参观了古林职高、听了学校烹饪专业老师的详细介绍后,被学校世界技能大赛(烹饪)中国集训基地先进的办学设施和老师的热情敬业所深深吸引,下定决心选择古林职高作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舞台。这次选择的过程我是既激动又纠结,激动的是我遵从了内心的想法,纠结的是该不该拿未来做赌注。但事实证明,我选对了……”康邦成的脸上写着自信。 竞技更“敬”技 刻苦训练 只为站上更大竞技舞台 于他而言,来到古林职高学习烹饪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学校做菜、第一次上外教课、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站上国际舞台…… 古林职高烹饪专业是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勇于探索实践适合学生的特色教学模式,将企业课堂、民间课堂、世赛课堂、双创课堂有机结合,形成了灵动变化的“四维课堂”,学、做、研有序交替,显著地提升了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 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短短两年学习经历,康邦成从刚开始的小白开始慢慢变成老手,开始在大大小小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年仅17岁的康邦成,已然荣誉满身。他曾在浙江省西餐烹饪项目选拔赛一举夺魁,在世界技能大赛西餐技能挑战赛夺得金奖。他还参加过两次大型国际烹饪赛事,其中在2018宁波国际青年厨师挑战赛中斩获铜奖,在2019年中国外交官烹饪大赛中收获团队金奖,并且通过比赛早早取得了高级工的资格证。 作为00后的“后浪”,他竞技更“敬”技,每天除了保持体能必备的吃饭、睡觉、体能训练时间,就是杵在烹饪操作台前,对着食材凝神训练,白天反复练习实操,提升操作的速度和菜品的精度。 到了晚上,他一躺在床上就像放电影一样回想白天训练时的得与失,想到关键的地方就来回“倒带”,直到脑中演练顺畅为止。“一次实操练习最少是两个小时,一天练个四五次,站到小腿麻木,累到全身散架。但我坚信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每一次训练都能让我离站在更大的技能大赛舞台上更近一步。”康邦成坚毅地说。 入围国家集训队 备战世赛 这次,得知自己能参加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和来自全国职校的烹饪高手一比高下,康邦成丝毫不敢松懈。他从今年4月份开始,每天反复练习奶油鸡汤、肉类主菜、甜品等相关的比赛项目,每一道菜做了至少200遍,到最后两个月只休息了一两天,其他时间天天泡在实训室钻研。 努力得到了回报。站在国赛舞台上的他拿下了第一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同时,他也作为在世赛选拔项目中单人项目第一名选手成功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练习自己的技能,并从中看看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是不是值得去花费时间来当一个职业还是当一个业余爱好。选择的道路很多,怀揣匠心成就青春梦,认定了就坚持下去,中职学子一样可以人尽其才、人生出彩。”康邦成庆幸当初的选择,身边所有人在看到他的成功后也放下了质疑。 可以说,他的成功不仅给中职学校的学生莫大的信心,也提升了他们对专业和职业的自豪感。同时也证明了职业教育者只有怀着工匠之心,才能培育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匠才。 对于康邦成接下去的备赛计划,指导教师邵泽东感慨地说:“进入国家集训队是一个新的起点,最终的目标是能代表中国参加两年后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教练团队将针对他的实际情况进行菜品设计,科学制定训练计划。作为国家队选手,小康同学需要有更强的毅力和决心去应对之后的集训和选拔,对教练团队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新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