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开放大学着眼学习者的现实需求和全社会的教育目标

以“学习+”实现多样化教育需求

    翁雪莲 宁波开放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这既是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赋予开放大学的新使命。宁波开放大学作为一所办在社会上的大学,在宁波大力发展终身教育、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中理应发挥大学担当、承担新时代赋予开放大学的新使命,也擘画了“学习+”视域下的高水平城市开放大学建设新蓝图。

    一

    满足多样化,定义“学习+”

    认知论认为,学习是由于经验而在知识或认知结构上产生持久性改变的过程,是行为改变、知识获得的结果和历程。宁波开放大学的“学习+”是经过创新实践、逐步探索并正在继续完善的新理念,指在满足学习者学历提升、技能培养、素质拓展等初始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服务、环境、资源、文化、理念的差异化、个性化提供,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学习者的素养、实现学习者更高层次的发展,进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学习”是初始学习需求,“+”的后面则是终身教育背景下学习者的其他需求或潜在需求,可以是行为养成、心理满足等人的需求。

    我们认为,“学习+”从对象上来说有两个层次:一是面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通过教育服务组合的优化,提供公平、开放、愉悦的学习体验;二是面向特定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行业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服务。“学习+”作为开放大学的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着眼的是学习者的现实需求和全社会的教育目标,解决的是人们教育需求的满足、开发、提升问题。从更深层次来说,是在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强化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而提供的教育服务组合,从而促进宁波全民终身学习。

    二

    服务多样化,诠释“学习+”

    《宁波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指出:宁波教育的现代化要以提高质量和增强实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为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文化引领与科技支撑。宁波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沿海发达城市,需要从整体上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满足全社会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宁波开放大学的“学习+”,是在宁波大力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着眼于人的素质全面提升而提出的教育服务供给新理念。

    我们主要通过“学习+思政”“学习+养成”“学习+党建”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习+素质”“学习+养成”“学习+生活”等,让学习不仅是提升知识、增强技能的过程,更是体验生活、感恩时代,让学习者成为幸福之人的重要途径。因为,就个体而言,“学习+”是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未来的重要方式,是个人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宁波开放大学努力在各种教育类型中,让“学习+”成为学习者适应生活的新态度,引领潮流的新时尚。

    三

    促进多样化,实践“学习+”

    在教育需求多元化、知识生产多维化、在线学习智能化、个体学习终身化的大背景下,学习者依靠单一的学历提升、技能培养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而城市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全民素质素养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习+”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满足全社会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从而有力地促进宁波全民终身学习。

    举措一:以“学习+”构建富有宁波开放大学特色的教育服务战略体系

    美国学者波特认为,组织的竞争优势之一来源于差异化战略。通过“学习+”提供有别于其他教育组织的战略性教育组合服务,提升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质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涉入,促进学习者满意和忠诚。作为一所办在社会中的大学,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供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学习体验。为满足全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经过多年的探索,宁波开放大学已经形成了以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培训为核心的办学格局,初步构建了具有宁波开放大学特色的教育服务战略体系。

    举措二:以“学习+”贯彻国家总体战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培养要求

    教育要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为天,以立德树人切实目标为地。宁波开放大学在疫情期间进行的“扫楼”,生动诠释了“学习+大思政”的理念。今年上半年,为推进新冠疫情下开学复课后的各项工作,从校长到宿管阿姨,全体教职员工化身“志愿者”,分组培训统一着装上岗,一周七天分批为师生开展志愿服务,并创造性地采用“扫楼”模式,以带有“温度”的“硬核”举措让学生从宿舍走向操场,增强身体素质、倡导健康文化。校领导带头、全体教工身体力行,与学生齐做广播操,从而让思政教育中枯燥的健康教育落实到有趣的参与中,将社会责任感培养细化为多样的体验活动,切实发挥了文化思政的作用。

    依托宁波垃圾分类学院对学习者推行垃圾分类养成形成垃圾分类新时尚进而推进城市文明的案例是对“学习+养成”的生动诠释。借助学校垃圾分类学院的师资和资源,学校在学习者的就学、培训期间,以 “垃圾分类第一课”、垃圾分类讲座、体验等活动,让学习者在垃圾分类文化的熏陶和各类垃圾分类活动的感知中,体会垃圾分类的深远意义,践行“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理念。目前,垃圾分类已经固化为全校师生和培训学员的日常行为养成,“学习+养成”落地有声。

    举措三:以“学习+”解决社会现实需求,实现组织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提供

    “学习”的初始资源来自学校自身,通过各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多维度的教育服务供给,解决政府、行业、企业等各类组织的现实需求。在这一理念下,产生了“学习+政府需求”“学习+岗位需求”“学习+行业需求”等新型的教育服务提供模式。学校与宁波市公安局联合成立的全国首家面向警务辅助人员的专门学院——国家开放大学宁波辅警学院,以“学习+岗位需求”的模式培养辅警专门人才。为提升辅警人员职业岗位素质、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学院根据辅警实际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定期集中培训进一步强化岗位技能,实现学历非学历互补、学历能力双提升。这些探索的辅警学历与职业教育融合、技能与岗位培训融合、学习与工作过程融合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是“学习+岗位需求”的生动体现,受到国家开放大学和公安系统充分肯定,为全省乃至全国公安辅警队伍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复制推广的“宁波样本”。

    举措四:以“学习+”构建方式灵活的学习体系,实现全民学习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服务人、造就人。简单来看,学习的目的是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从更深层次来看,是人的道德情操、素质修养的改变,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学校在开放教育中积极开展“学习+技能”“学习+素养”“学习+交流”“学习+文化”“学习+生活”等活动,极大提升了学习者的动力和激情,是“学习+”理念落实落地的最佳体现。在今年党的99周岁生日之际,宁海近百名村书记齐聚学校,在直播带货理论学习基础上,参与直播带货体验,提升带领村民致富本领,为乡村振兴吆喝。学习+直播带货体验的模式,也进一步激发了村支书参与尝试这一新业态的热情和信心,为助推乡村振兴打开新天地。

    老年教育学员莫志蔚的故事则是“学习+生活”的最好注解。钢琴不仅给她带来了生活上的变化、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更给了他力量。2019年,莫志蔚决定在80岁生日之前,捐赠10架钢琴摆放在宁波的闹市街头,被亲切的称为“钢琴奶奶”。钢琴学习融入了生活,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更成为了一种快乐、豁达的生活态度。

    教育应当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它本身是一个世界,又是整个世界的反映,当人们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教育问题时会发现,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和社会的更好发展。时代的跫音赋予了宁波开放大学新的使命,学校将继续以“学习+”的理念,全校上下协心戮力,以披荆斩棘的气概,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快干、实干、巧干,大力促进宁波全民终身学习,进一步满足全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