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缤纷校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当主角,亲自主持和策划

校园电视“说”德育

小主播正在采访报道。通讯员供图

    “我发现课间十分钟,有些同学会在楼道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到底什么样的课间活动才是文明的呢?请大家跟随我的镜头去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402班的翟悦希同学正在进行她的专题报道。在江北区实验小学,有个“北燕说事”校园电视台,由学生们担任主持人,自行策划节目。翟悦希同学就是其中一位主持人。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罗宁

    学生课间奔袭打闹

    一期视频节目发挥大作用

    关于楼道里喧哗的这个主题,是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想出来的。他们发现,课间时,有个别学生在走廊奔跑打闹,行为危险。虽然老师多次通过班会课教育,但效果都不明显。为此,他们决定制作一期《聚焦课间文明,拒绝奔跑喧哗》, 将镜头对准同学们的课间行为。

    在节目视频中,小主播翟悦希同学通过镜头,将文明和不文明现象分别进行拍摄做出对比,鼓励有序,曝光奔跑,还在现场采访同学。亲眼看到存在安全隐患的奔跑情况后,一名接受采访的男生说:“太危险了,如果看到这样的同学,我会上前阻止他并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

    该校大队辅导员罗宁老师说:“这期节目在校园电视台播出后,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学校课间奔跑的现象逐渐少了,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贴近校园生活的节目受热捧

    小小电视台增强德育实效性

    记者看了几期后发现,这些节目反映的都是学校师生自己的事儿,包括文明习惯、校园活动、学习成果呈现等。因为内容都是学生们希望获取的信息,因而也格外受欢迎。

    比如第五期节目《聚焦头盔安全 保障文明出行》,电视台将收集到的来自社会权威部门以及部分家长、学生的观点、看法、建议,剪辑成一个小片子播放,同学们看到后都深受教育,可以说胜过家长、老师无数次面对面的宣教。第四期《六一特辑》,校园电视台通过不同的视角,将“劳动技能大比拼”“老师的童年游戏”“十岁感恩成长礼”“崇真尚美养成礼”“一年级入队仪式”等多个活动进行拍摄、剪辑,将一份独特的六一礼物,分享给全体师生。404班的俞苏轩同学的一份英语大作业在校园走红,校园电视台就邀请他来分享学习、制作过程和想法。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小主播,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每周五下午,相关负责老师利用学校乐趣社团“电台主持人”,每个小队整合小队成员在校内外发现的闪光点,撰写成稿件并进行汇报。遇到一些时效性很强的稿件,各小队还要进行及时交流。经过一学期,新成员快速成长,待实习期满,通过考核,将成为一名真正的校园电视台成员。

    “德育贴近社会实际、走进学生生活、深入学生心灵,教育才能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这些专题类的节目,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自主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不知不觉受到熏陶。”该校副校长毛东辉希望,把校园电视台打造成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育人阵地,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教育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