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1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寓教于乐,注重体验

建构生本导向的安全教育新模式

    俞洲 慈溪市开发小学

    随着网络传播越来越便捷快速,校园安全事故更多地被曝光在大众视线中。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一串串令人扼腕的数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人不禁感叹:生命不保,何谈教育?

    作为一所新居民子女学校,如何改变枯燥乏味的说教式安全教育,使之更富趣味性,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近年来,在慈溪市教育局安全科的引领和指导下,我校大胆尝试,创新载体,寓教于乐,注重体验,积极探索生本导向的安全教育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下面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各位分享。

    一

    寓教于乐,让安全教育更富趣味

    1、开发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课程群

    除完成宁波市安全教育平台的授课之外,我们将基于学生经验的安全教育纳入学校5S+课程体系,把安全自护列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范畴,积极开展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着力建构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课程群,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我们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组织编写了校本教程——《生命花季,平安相伴》丛书3册,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同时,借助课改时机开发了一批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拓展课程:微景观中“塑”安全、美术课中“画”安全、音乐课中“唱”安全、传统曲艺“话”安全、情景剧中“演”安全等,这些拓展课程让学生自主参与,学玩结合,有效改变了安全教育千人一面、生硬乏味的弊端,使学生愿学、趣学、乐学。如“微景观中的安全”课程,指导学生用超轻粘土塑造栩栩如生的安全微景观塑像,学生边玩边学,生动有趣,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2、创编安全歌谣,音符化安全教育入脑入心

    传统的安全教育往往以灌输为主,不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枯燥说教,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为增强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我校在音符化安全教育上作了有益探索,组织教师创编了一批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安全歌谣,内容涵盖防溺水、消防、交通等方面,使安全教育歌谣化,枯燥说理趣味化,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学校还将其中3首拍成MV上传到网络,引发学生、家长和诸多网友热捧,点击量均达到30多万次,在省内外许多学校广为传唱。防溺水安全歌曲《生命的翅膀》、消防安全歌曲《让生命的花季充满欢笑》、交通安全歌曲《安全果》均获评浙江省安全教育优秀宣传作品奖,被上传至省教育厅网站供全省中小学生在开展安全活动时下载使用。

    3、自创安全游戏,安全知识玩中学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这是我校优化安全教育新模式的主旨和出发点。我们把安全知识融入游戏之中,自创“防溺水拍手歌”“交通安全跳跳棋”等系列游戏。“交通安全跳跳棋”棋盘足有25平方米,共100个跳格,每两个跳格之间设置有一处交通安全规则警示标语。在课间,学生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边玩边学,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将安全知识牢记在心。

    建构生本导向的安全教育新模式,使之更生动,更有趣,更贴近学生生活,我校的这一探索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人民教育》公众号在学校特色专栏向全国推介我校趣味化安全教育的做法。防溺水安全“一、二、三模式”获评慈溪市首批安全教育特色品牌一等奖。

    二

    注重体验,让安全教育回归本质

    著名教育家杜威有这样一个知名的观点,“从做中学”是儿童天然欲望的表现,“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以往的安全教育往往更多关注学生安全认知的发展和安全技能的累积,而忽视他们的自主参与和亲身体验。为此,我们创新载体,丰富实践,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获取更多亲身体验,从而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管安全”的转化。

    1、“校园自护节”,安全知识、技能人人过关

    2020年开学初,学校创新教育载体,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特创设校园“自护节”,开展以“增强自护意识、争做自护之星”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自护节将消防、法治、交通、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宣传、技能演练活动等串联整合,形成系列,还特别增设“自护之星”大比拼竞赛活动,明确年段目标,要求人人过关,安全知识竞赛成绩在90分以上,一年级会认30个安全标识、五年级学会使用灭火器、六年级学会紧急救护和系安全绳结,在此基础上评选出“自护之星”,授予“自护之星”荣誉奖章。

    2、“首席安全官”,学生竞聘上岗

    市教育局非常重视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曾在专题会议上提出了安全工作德育化的新观点新思路。我们很受启发,把学生安全行为的养成作为重点来抓,强化自主体验和自主实践,不断探索安全工作德育化、安全行为养成化的路径。学校创设和编印《花开有声》“5S+”养成手册,人手一本,“自护”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也列入其中,引导学生对照校园安全要求“日省吾身”、自评自纠;同时积极开展以“争章”(安全章)“集卡”(安全卡)“夺星”(自护星)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素养竞赛,使安全教育目标具体化,可物化,可操作,可评价,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

    为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安全管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在全市实施班级安全委员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首席安全官”竞聘上岗制度。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首席安全官”需要通过安全行为养成评定、安全知识竞赛和自救自护技能比武等,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班级安全工作的管理者、安全隐患的发现者、安全问题的监督者。学校每学期还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优秀“首席安全官”评选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三互监督队”,以同伴教育促不安全行为矫正

    相较于家长与老师,同伴教育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值得关注。根据学生居住区域不同,我们破年段和班级界限,组建学生“三互监督队”,负责上下学、双休日、节假日时段学生安全行为的监督任务,以同伴教育促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矫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教育”,有效促进了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矫正,从而大大避免了因得不到及时教育而酿成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

    思考与反思

    1、更富趣味的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发。安全教育如何更好地与各学科融合?课程内容和形式是否能更生动、更有趣?课程群之间如何整合,使之体系更完整,更切合学生生活?这些问题,尚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2、更重体验的安全教育场景的创设。如何创设真实的体验式安全情境,使学生在更具开放性、生动性、探索性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并内化安全知识,从而获得一种浸润式的影响,值得我们共同思考、大胆尝试。

    寓教于乐,注重体验,着力构建生本导向的安全教育新模式,让安全的种子洒落在每一个学生心田,让“平安之神”守护我们每一个孩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