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1起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1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同的面容,相同的爱与责任

读懂老师 把永远的尊敬留给他们

▲2018年,龚迪颖(中)的学生给了她一个惊喜的生日派对。

镇海区蛟川双语小学王婷老师受伤后趴在练功球上改作业。

    时光匆匆,回望一年,是谁最长久地驻留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最深切地打动过你的心灵?告别2020,回望我们报道过的一个个平凡的人民教师,有的扎根山村、海岛数十年如一日,从青春年少到白发渐增;有的扎根课堂一线,奋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的远赴有需之地,给那里的孩子带去知识……不同的面容,相同的爱与责任,这就是打动人心的力量。

    一篇朴素的专访,一段质朴的问话,一个感人的细节,再次读起,仍旧令人内心暖流激荡。老师,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教书,一丝不苟,从不懈怠;他们为了育人,马不停蹄,诲人不倦。

    这一年,通过文字,我们试图把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平凡教师,推至社会的荣誉台;我们试图把一幕幕温情与感动一一铭记,把永远的尊敬留给他们。

    从师生关系中读懂老师

    我们看到“助力者”

    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人莫大的幸运。

    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但对话过众多老师后,我们不愿意把老师形容成走悲情路线的“燃烧者”,更愿意把他们称作点亮学生心灯的“启蒙者”、陪伴学生全面发展的“助力者”,他们既如父如母,又如兄如友,在日常工作中为学生铺就成长之路。

    镇海区蛟川双语小学王婷老师,不慎摔了一跤导致尾椎受伤,不能坐也不能躺。于是,办公室里就出现她趴在练功球上备课、改作业的身影。这一幕,让家长们泪目。

    北仑区柴桥小学有一位95后“暖男”教师吕中。他听闻班里一个孩子,因车祸手臂骨折无法到校,非常揪心,于是趁周末休息冒着酷暑赶往医院。考虑到学生住院胃口不好,他特意下厨做了一道自己的“拿手菜”——油爆虾,并买了一盒时令水果。他安慰家长让孩子安心养伤,伤好后,他会进行个别辅导补习功课。据悉,这位新班主任虽然刚接手班级,却早已将班里的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他是风趣幽默的好老师;在课堂外,他是心系学生的“大家长”。

    慈湖中学高三男孩小杜,在高考前5个月时,曾痛苦地将自己关进了小屋:父亲突患重病,弱母幼弟,治病、养家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头。得知此消息后,班主任龚迪颖老师连夜冒雨家访,成了男孩一家厄运中的一道光。

    还有给班里43个学生每人手写一封鼓励信的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老师张敏敏,在暴雨天扛着大伞抱起孩子的北仑区辽河幼儿园老师们,都让人记忆犹新。

    或许,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正是这些点滴小事,足够照亮内心一隅。仿佛只要有这些“助力者”在 ,就足够笃定和安心。

    学生们也回应着老师们的爱。“陈老师,赶紧到班里一趟,有事情。”东钱湖旅游学校高三会计班班主任陈巧,推开教室大门时突然愣住了,学生们秘密给她准备了生日的祝福。“那一刻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班主任的幸福。”陈巧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