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师提着暖心物资走访学生家庭。 |
一波波寒潮的推送,让慈溪市南门小学的老师们心头一紧。南门小学从去年9月起,学生由原来的户籍生,转变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家庭情况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寒假生活如何规划?这些问题必须摸清楚。 近日,学校开展了“与爱同行”温暖家访行动,除了宣传最新的疫情防控要求,老师们还为学生准备了口罩、牛奶、文具等礼物,让他们安心地待在宁波。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涵茜 早早筹备家访 学校鼓励更多师生留甬 当前,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宁波各地教育系统陆续发布期末和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倡导师生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按照往年,学校大部分学生选择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就动身回家过年。今年学校鼓励更多师生留甬。此前,老师们就了解到相较往年,今年回家的人数有所减少,不到一半学生选择回家过年,其中85.93%选择了相对安全的私家车。 随后,为了宣传最新的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开展了“与爱同行”温暖家访行动。“作为学校,做好流动子女教育工作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南门小学校长陈芳表示,“考虑到学生在宁波的情况不一样,我们提前谋划,做好调查。” 在学校生源和师资发生变化时期,学校决定让全校42位老师一起参与家访行动,从去年12月末开始,两周时间,走访了70余户家庭,做到特困生必走访,其余学生择机家访或电话家访。 看着孩子的小房间 老师们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老师,你们来了,快请进。”鑫鑫是203班的学生,她的姑姑从弄堂中探出身来,陈芳校长、德育主任华静娣、班主任黄雪霞等人一同到了鑫鑫家,手上拎着一袋大米、一壶油,还有一个崭新的粉色书包,书包里面也塞满了文具、口罩、台灯…… 转过4个弯,看到一扇门,门打开里面住了四五户人家,鑫鑫家只是其中一间。看到孩子的居住环境,老师们的心也跟着揪起来。矮小的房间,不到二十平方米,两张床,两张小桌子。姑姑接过礼物,热情地招呼老师们进来小坐,小小的房间顿时热闹起来。 记者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孩子家庭比较特殊,妈妈不在身边,爸爸丧失了劳动养家能力,从小靠姑姑拉扯大。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她更加独立,能吃苦耐劳,很小的时候就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她的姑姑忙于养家糊口,经常不在家,鑫鑫的学习常常缺少监督。”黄老师是一位90后班主任,她告诉记者,“我以后会更加关注她的学习,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积极鼓励引导她。做到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提供一些适合孩子习惯养成的方式方法。” “像鑫鑫这样的特困生,学校大概有20个左右,老师们代表学校送上温暖。”陈芳校长说,“我们还将继续做下去。为了增强家访的执行力,学校计划把家访工作和家访日志列入对教师综合督导评估内容,定期组织专项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