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同学母子在分享信件内容后笑着拥抱。 受访者供图 |
作为高二班主任,她有时候会收到家长的微信,说和孩子关系紧张了,希望老师从中调和一下;她也经常在孩子的《成长手册》里读到,周末又和家长争执了,想挣脱家长的管束……一来一往,这位班主任既看到了孩子的委屈,又体会到了家长的无奈。于是,她经常把了解到的家庭故事,转个视角说给学生听,换个角度给他们分析,孩子们会立马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着老师,那眼神说明他们爱听这些故事。 之后,这位班主任一直试图寻找一个机会,让孩子和家长能坐下来聆听彼此的故事和心声。鄞州高级中学的品牌德育活动——《家校日》,给班主任虞淑燕创造了这样的一个契机。于是,她设计了这样三个讲故事的环节。 栏目主持人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特邀班主任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虞淑燕 孩子已经长大 家长经常会好奇,学校一天充实吗?学校食堂的伙食好吗?高中的上课方式和初中一样吗?不得不承认,孩子比我们有创意,他们将自己在校一天的故事制作成了视频,在活动当天播放给家长看。有寝室的生活片段、有运动场上的画面、有教室上课的场景,尤其是播放食堂美食的画面时,大家乐了起来。播放的过程中,我回头看了看在场的家长,那平日里焦虑的表情似乎也随着笑声消散了。渐渐地,视频画面变成了孩子们童年照片的合集,那是他们给家长准备的惊喜。这惊喜瞬间将家长们拉回到了10多年前的时光,孩子们按照视频的顺序一一出现在家长眼前,摆着照片里一模一样的姿势,那个照片里的娃娃如今变成面前的大小伙、大姑娘,很多妈妈们笑着笑着,忍不住流泪了…… 那画面很真实也很动人。视频的最后,打出了一行字,代表了全班同学的心声:“爸爸妈妈,你们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你们做得非常棒,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会照顾好自己,请放心,爱你们!” 我问家长:“这个礼物,你们喜欢吗?” “喜欢!”家长异口同声答着,有的还擦着眼泪。 “孩子们无非是想透过视频告诉大家,他们在学校里吃得很好,生活很好,学习也很好!请家长们放心,也请家长们用心看看,这照片里的娃娃,真长大了,该让他们自己成长了。”家长们安静听着,我想此刻我应站在孩子的角度说说孩子们的心声:“高中的生活,你们可以透过画面看得到,充实且忙碌,压力也大。身心适应的过程,有的孩子能无缝衔接,有的孩子需要一个过程,我知道你们发自内心地爱他们,关心他们的方方面面,可你们有否注意过他们也有低落的时候,也有需要倾诉的时候?高中生了,我们更应该注意他们内心的世界了,不要总是以成绩给他们下定论。” 共情是让人与人之间从情绪、认知、观念等建立“连接”,达成共鸣,让沟通更有效,达成共赢的局面。通过这样的“诉说”,让家长正确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听我说完,家长们点点头,那似乎是彼此间的默契,孩子们的故事真有力量,那家长们的故事呢? 家长自有故事 孩子们总觉得家长不理解他们,家长只关注成绩,觉得隔了一代,仿佛隔了一条不可跨越的“沟”。 在活动前,我偷偷布置了两份特殊的作业:《说出内心的故事》,一份给家长,一份给学生,互相给对方写信,将没有机会表达的心声记录下来。互动中,邀请了几位家长分享了信件内容。 姚妈妈说:她要向孩子道歉,在孩子每次遇到成绩起伏的过程中,她不但没有及时鼓励,反而用成绩的事否定孩子的所有努力,孩子变得不愿意和自己倾诉,她有责任。姚同学在一旁听完这些话,眼睛红了。 洪妈妈说:当初自己在外创业,孩子是她最大的动力。而现在孩子在高中阶段,经历人生最重要的时候,她也应成为孩子的依靠和动力。儿子瞬时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现场的气氛很温暖,我肯定这些勇敢的家长们,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能考虑到孩子所处的压力状态,愿意去首先改变,我鼓励现场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站起来,牵起父母的手,用一首歌的时间,把信里的故事、心里的故事说给对方听,最后用拥抱去收尾。 现场很热闹,都在说着悄悄话,我听不到他们说的内容,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彼此爱意的流动,那是理解的爱,关怀的爱,也是释怀的爱,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拥抱。这个拥抱消除了之前的误解,这个拥抱打开了未来的沟通。 这样的故事分享是能产生共鸣的,这样的倾听是有生命的,父母也都年轻过,不是不理解孩子们,而是孩子们没有给父母机会去走近、走进他们的心里。 亲子共创未来 未来是什么模样?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未来的模样渐渐才会清晰。其实,家长们也曾有梦想、曾经历艰难求学、艰辛创业、曾挣扎与选择、曾直面困难也曾退缩懦弱…… 很幸运邀请了各行各业的家长围坐在一起,聊聊自己的故事。王妈妈第一个进行分享,她曾放弃稳定工作开始自主创业,和同学们谈起自己经历的挫折,希望同学们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从基层做起,去磨砺自己的意志,挫折即是财富。潘妈妈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当教师是她从小的梦想,她现在已是宁波市小学语文名师,但也经历过比赛失利和失意,可她同样不放弃,且坚持年读50本书,她鼓励同学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学们对教师行业比较感兴趣,针对工作要求、应聘要求、学历要求又提了不少问题,潘妈妈都一一进行解答,她说:“当老师必须要装有满满的爱,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愿意付出的准备,其实任何工作都一样,追随自己的内心,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假如你喜欢的事刚好是你的职业,再辛苦你也是幸福的。”刘同学听完,表示自己的梦想也是当一名老师,他会做好思想准备去投身教育事业。 前有家长的梦想引路,后有孩子的梦想追随。我给每个家庭发了一张特殊的“火车票”,从我们鄞州高级中学出发,带着父母和老师的祝福,驶向未来的大学,一起谱写未来的故事。 班主任工作手札 沟通是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很多家长总以为,自己对孩子的好,不说孩子也知道,拒绝沟通,习惯“下达命令”,或许也在困扰怎样寻求正确的沟通方式。 设计这样的故事分享环节,紧紧围绕“共情、共存、共赢”这三点主线,鼓励亲子双方以对方的视角看问题,去倾听和理解,达成共情;多方位参与对方的生活,建立彼此的信任感,体现共存;家长多给孩子自主选择权,共同助力高考,最终实现共赢。 通过家校日这样的一个活动,重在家校共育,助力成长。故事虽小,却大有深意;故事虽轻,却有叩开心扉之力。亲子沟通偶有不顺,回头一看,会心一笑,皆是成长,最好的成长便是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成长。 班主任,一个平凡的岗位,却是孩子和班级的核心,更是连接家庭和学校的纽带。班主任的态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孩子和家长的态度。在这个版块,请看班主任怎么诠释他们的“权力”。 此栏目面向广大教师长期征稿,征稿要求:3000字以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某类问题孩子的教育案例,达到启迪同行、引导家长的作用。 投稿邮箱:xiandaijinbao2@qq.com(邮件请备注栏目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