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教改前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溪市实验小学“小幼衔接”

让“顽童”平稳过渡为“学童”

▲4位“小厨师”教同学们如何制作腊八粥。

图片均由

通讯员提供

▲孩子们正在介绍最爱的年货。

孩子们看书签,猜字谜。

    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热议的话题,幼儿进入大班后,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充满渴望,小学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师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照顾我们吗?校园活动丰富吗?

    为此,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不少新生表现出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小学生活,老师们主动到幼儿园学习,举行仪式感活动,还不断开发主题融合课程。1月19日,学校专门为一年级学生定制了一场“欢欢喜喜迎新年”主题活动举行。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涵茜 通讯员 严建涌

    主题融合课程最受孩子喜爱:“我好喜欢这样的活动”

    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当天,记者来到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校区,写年字、挂灯笼、贴对联……一年级小朋友的教室里,年味十足。

    据悉,学校为了让一年级孩子们能更快融入小学学习生活,开展了“欢欢喜喜迎新年”主题融合课程。

    记者看到,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主题,有的班级开展新年美食节,孩子们围坐一团品尝年味;有的班里挂满了书签,孩子们欣赏优秀作品,一起猜字谜……

    一(4)班教室里,孩子正穿着汉服表演唐诗。老师说,“梦回唐朝,走进古诗”主题,可以让孩子们对唐诗、作者,以及唐朝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用幼儿园里常使用的歌唱、舞蹈等形式,让孩子们明白,诗歌的学习方式不只有背诵。

    “我们在设计课程时既考虑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也渗透各学科的知识技能等目标。主题融合课程借鉴了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显得丰富多彩又趣味盎然,同时又增加了探究性、知识性,以更好地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自然衔接。”副校长邹丽丽如是说。

    如何让“顽童”快速变“学童”? 学校研究“小幼衔接”

    在每年五六月份,许多幼儿园会主动寻找结对小学,带着准一年级新生们参观小学校园。“但是作为小学,我们是不是也要做些什么?”学校教科室主任余晓艳老师说,“因此,我们开始了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期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也主动和幼儿园对接,这就是课题中提出的‘小幼衔接’。”

    为此,学校曾对往届新入学的儿童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情况专项调研。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电访、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访谈发现,在学习困难的学生中有87%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其中交友障碍、不受欢迎、违纪、攻击行为等适应不良引起的障碍竟占整个心理问题的25%。还有30%新生在学校里会经常发生头疼、头晕、肚子疼等身体不适的情况。

    学校还特意安排一年级班主任前往慈溪市早期教育中心学习参观,了解一年级新生之前的学习生活状态。

    “幼儿园没有黑板,到处是可爱形象的布置。而在小学,方正的教室,方正的黑板,整齐固定的座位,孩子对上学兴趣大打折扣。”叶佳宇老师参观后很是感慨,如果小学老师也用心布置教室,面带微笑等待孩子到来,那么孩子就不会这么惧怕上学了。

    学生、老师家长感受到变化,该课题获省级一等奖

    由“幼小衔接”转换到了“小幼衔接”,虽然只是视角转变,但真真切切地让学生、老师和家长感受到便利。比如,学校将一年级期末考试改为游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孩子对书面考试的紧张感,让孩子从幼儿园轻松顺利地过渡到小学学习,这也是小幼衔接课题研究的成果体现。

    实施该课题后,学校举办了许多活动,例如创编幼小衔接游戏、开发主题融合课程、开展俱乐部课程等来解决小幼衔接断层。平时除了传统的口头表扬之外,奖励阳光卡、写表扬信、奖励当小主人等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新生在短时间适应了学校新生活。

    在之后的调查中,发现孩子们对学习活动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提高;课堂情绪平稳,注意力集中的占比93.02%;上课能专心听讲的有84.58%,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占88.12%。

    近日,从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传来喜讯,学校的这一课题《小学新生入学适应期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点评人:

    宁波市教科所

    李丽 博士

    小幼衔接 让儿童平缓过渡

    长久以来,我国的“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大班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老师重视,家长焦虑,各种指向小学一年级文化知识学习的衔接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幼小衔接的主流,就是以小学教育的目标、任务、教材、学法、教法等为标准, 要求学前儿童尽快完成从“顽童”到“学童”的角色转换。

    从幼儿园大班主动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到校外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的广受追捧,从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兴奋,到家长购买各种智能学习机和在线课程的热情,无不表现出幼儿园在衔接问题上的主动姿态。

    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却打破传统,“十年磨一剑”,从“幼小衔接”走向“小幼衔接”,这一变化不只是词序的简单倒置, 而是体现了学校把儿童放在正中央的教育理念。这种“反向衔接”,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和思维习惯的基础上,积极创编幼小衔接游戏,开发主题融合课程,开展俱乐部课程,教育评价方式也向童趣化多样化靠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新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新生活。这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与实践。

    当然,我们要避免矫枉过正,小幼衔接主动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降低学业质量标准,也不意味着低估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适应能力。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