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成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1月2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闲聊偶像

本报曾就“偶像问题”作系列报道

    最近,网络上明星事件不断,一些同学原先心中的美女帅哥偶像的高大形象瞬间坠落。有同学看到自己偶像人设崩塌,好比篮球迷看到偶像科比随直升机坠落般难受。我们国家主流官方媒体,经常对一些英雄人物、行业模范、好的网络红人进行宣传报道,也有对世界观扭曲的某些网红小丑进行强烈批判。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或长或短会有崇拜的偶像。众多的偶像也有平凡和伟大,正面和反面,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即使年过不惑的张老师也依然有心中的偶像,今天就请作为过来人的张老师,聊聊他小时候的偶像长什么样的。

    父母——

    孩提时期的偶像

    每个人自牙牙学语认识世界开始,父母自然成为了他们模仿的偶像。

    我的父母都是朴素的农民,没有轰轰烈烈地干大事业,也没有能在人前显示高人一等的拿手绝活。但是,我四五岁时,父亲挑着扁担干农活时,一头箩筐坐着个我,另一头箩筐装着肥料。一路走,一路和我微笑着聊。到了西瓜地里,我挑的瓜个个白瓤(未成熟的瓜)。父亲一挑一个准,打开西瓜又红又甜。我打心底里佩服父亲。还记得那时,父亲吃饭时会小酌一杯白酒,我也忍不住喝一小口,觉得很神奇,到今天我变成了会喝点小酒的人(这个好像那个时候不用学)。我跟着母亲,四五岁学会了土灶生火做饭。母亲会告诉我什么时候添柴,什么时候小火,煮出来的米饭又香又糯,于是就又觉得母亲是我的偶像(我们那时叫榜样)。那时没有什么好吃的零食,等到农活不忙的时候,父亲会教我做水磨汤团,晒炒冻米做冻米糖。母亲会教我编草帽,煎荷包蛋,土灶里烤番薯土豆。

    小时候的我,很崇拜父母,他们说话的语气,我会极力模仿;他们走路的样子,我也跟着学;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我模仿的对象。所以,我觉得,家长就是小孩子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第一批偶像人物。这个时候,父母为孩子种下了一颗颗种子: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态度、与人相处的方法、生活的习惯等等。

    老师——

    小学时的偶像

    八岁时,我进入小学读书,第一任班主任是章老师。她上课时严格顶真,有一种威严,我心生敬畏,每节课恭恭敬敬坐正了听课。她示范朗读时,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我非常喜欢听。于是,这位小学启蒙老师成为了我的偶像。每天回到家,我都会给父母说,我们老师说什么什么,我们老师说了这个要这样做……老师的话简直就是真理。我印象很深,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数学期中期末考试我都是满分,章老师亲自给我挂红领巾,她面带微笑,给我整理衣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好好读书,等我退休了,你来做老师。”老师可能无意中的一句话,成了我的信条和目标,九年后,我如愿考入师范学校。后来真的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而且回到了自己读过书的母校教书。这样的偶像,是终身难忘的,如今,我面对白发苍苍的章老师,依然心生敬畏,并且更多的是感恩。

    进入小学高段后,学校里分配来一位帅哥新老师,他有一手绝活——写毛笔字。每次下课时间,我都会趴在办公室窗台上看他写字。老师见我如此喜欢,把我叫到身边,手把手地让我画几笔。看着黑色的汁水神奇地变成线条,我倍感惊奇。于是,这位老师也成为了我的偶像,我总会用我偶像男神的方法去写字,也会模仿他的样子。每次大字本作业发下来,我总会迫不及待地数红圈(老师用红墨水批改,画圈的字表示写得好)。上次一页6个红圈,这次8个红圈。有一次偶像为了鼓励我,给我画了一个大红圈,按照偶像的说法,每个字都写得好的,就画大圈圈。

    偶像的作用真的是神奇。这颗小学时埋下的种子,在我37岁那年生根发芽。从那年开始,我每天练习书法,即便是培训出差,也会带上文房四宝抽空练手。要说起我的学习动力,依然来自小学的帅哥偶像老师。

    榜样——

    青年时期的偶像

    从进入初中、中师,到走向工作岗位,我有无数的偶像。

    与小时候相比,这个时候的榜样多,他们往往是因为突出的德行或才能吸引了我。比如初中里看见剧团二胡老师来学校授课,我便喜欢拉二胡,二胡老师成了我的偶像。看到中学里英语陆老师一口流利的英语,陆老师就成了我的偶像。中师运动会上,一个高年级男生背越式跳高如飞人一般,于是他成了我的偶像。中师毕业前一晚,学校里一位校领导和我一起坐在操场的草地上促膝长谈。他给我讲了自己理想的教育,自己治理学校的得失感悟,以及对未来年轻一代从事教育的希望。我很受教益,那时,这位校领导成了我的偶像。偶像的希望,成了我的教育理想;偶像的失落,成了我后来管理一所学校干出一番成绩的情怀源头。

    我很庆幸,诸多偶像给了我力量和努力的方向,让我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增加了一份信心和底气。但是,与我同龄的一些同学,也有找错了榜样,学错了本事的失败案例。有位同学把电视剧中的燕子李三作为偶像。初中没毕业,就已案底累累。到成人以后,已经数次进去接受国家监狱再教育了。有的同学把游戏中闯关高手视为偶像,整天泡在网吧里。

    偶像就像是一颗恒星,他自带光芒。人们发现并喜欢偶像,或许是把偶像想象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活法,成为自己去向往模仿的目标,是发自内心去争取的动力源头。因此,我们有偶像,甚至有许多偶像不是件坏事,重要的是学会筛选发掘优秀的偶像。

    优秀的偶像,首先是一个德行堪为表率,是引领自己的精神导师。其次是才能出众,是带着自己成为某一个领域快速发展的技艺师傅。然后是能够完善自己成就他人,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贤达人士。偶像之所以能够成为偶像,自有他们坚持不懈实现个人理想的探索奋斗过程,每一个靓丽的偶像背后都是看不见的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修炼出来的。因此,学习偶像,学德、学艺、学拼搏、学境界,与德才兼备的偶像相处,做平凡踏实、锐意进取的自己。

    最后引用一位博主的几句话共勉:偶像的意义在于,一个本质上与你无关的人,陪着你成长了这么久,和你相互佐证一段不再来的时光。你会感叹你的青春像一块薄而脆的酥饼,毫不拖泥带水,又香气四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