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转变育人方式为重点提升教育质量”

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划出工作重点

毛才盛在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

    “要回应民生诉求积极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机关干部要围着校长转,校长要围着老师转,老师要围着学生转……”在1月28日这场宁波各区县(市)教育系统一把手齐聚的大会上,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才盛的话发自肺腑,催人奋进。

    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已经预示着分量不一般。如何开启新征程?“十四五”及今年教育工作怎么做?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指明了方向。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王冬晓 摄影记者 张培坚

    教育工作都落在了“惠民利民”的事情上

    离过年还有不到两周时间,宁波教育系统工作没有丝毫松懈,全市教育工作者保持着清醒头脑,认真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宁波教育必须开创新局面,在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新征程中找准教育位置、贡献教育力量。”毛才盛说,宁波教育“十四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加快建设与宁波城市地位和发展水平相匹配、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高水平教育现代化。

    毛才盛强调,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在“惠民利民”的事情上。未来的蓝图中,“三个攻坚战”是不能忽视的。包括与民生诉求息息相关的学生身心健康攻坚战、普高高质量发展攻坚战以及基层服务能力攻坚战。

    一连串的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如探索构建学段有机衔接、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美育体系,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除了在三个“特”(特定的治理方式、特殊的育人方式、特色的办学成果)上下功夫外,各地要通过改革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各教学机构(学校、教研室等)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教师工作在一线,要做好一线好教师的挖掘培养工作……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跳出宁波看宁波,跳出教育看教育,把宁波教育发展放到全市全省,甚至长三角、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推进。毛才盛对于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安排做了再部署。

    今年,全市教育系统要时刻保持戒备状态,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积极鼓励师生在(留)甬过节,全面落实校园各项防控制度,加强内地西藏新疆班管理工作,以及全流程做好放假、开学准备。精密制订错时错峰离校方案。提前科学制订春季开学方案。

    “宁波教育要以转变育人方式为重点来提升教育质量。”毛才盛说到了五件事,全市要构建全面培养体系、优化课程实施、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

    他在大会现场列举了许多举措,都是学生、家长关心的,具体来说,有以下这些:

    加快教体融合,出台我市体育中考改革举措,制订艺术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市级艺术特色学校;

    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优化教学管理,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这五个管理很重要,是关乎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

    今年要成立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统筹指导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等。

    据悉,今年全市还将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囊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终身教育。更大力度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

    未来,全市还要打造一支“四有”好教师队伍,要着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组织开展长三角名优骨干教师研修,举办高端人才、骨干教师专题研修,进行沉浸式蹲点学习。加强甬城教育名家储备培养,遴选30名左右教育名家培养对象。实施第二轮乡村教师扶持计划。

    在1月28日举行的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海曙、江北、镇海、鄞州等10个区县(市)和高新区、东钱湖等4个功能区的教育局长悉数到场,畅谈今年教育工作的重点。

    会上,聚焦内涵建设和服务民生,不断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了局长们讲话中的高频词。

    海曙区

    深入推进“未来学校”实验区建设,分层推进特色、标准、领航系列“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创建工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与上海市长宁区、黄浦区及杭州市拱墅区等教育先进地区的教育合作,进一步扩大“月湖之约”海曙教研品牌的影响力。

    2021年计划建成投用5所校(园),开工4个项目。在高质量建设教师队伍方面,将启动实施新时代教师队伍培养三年规划,深入推进“新锐教师夯基启航”工程。全面打造“新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三级序列,开展首届区名班主任、第三届区骨干班主任评选。加大高端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创新高层次教学及管理人才引进模式,吸引一批在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教育人才服务于海曙教育。

    江北区

    2021年江北持续推进基础建设,姚江新区民办学校、江北中学二期小学部投用。同时,江北区还将积极寻求与上海、杭州等“长三角”教育先进地区的教育合作,加快内涵提升。

    此外,江北区以普及普惠为目标,着重优化学前教育,推广新型公办园为主的办园模式,构建江北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管理闭环,并以此为基础启动第四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江北区计划新建3所幼儿园;指导5-7所幼儿园创高一等级,减少1-2所低等级园,实现公办幼儿园和省二等级以上幼儿园招生覆盖面稳步增长。

    在终身教育方面,江北打造一批标准化老年大学(学堂),积极推广“乐学江北”“长青空中课堂”,深化老年大学校园文明“提亮工程”,布局老年大学“一校一品”项目。

    镇海区

    2021年聚焦内涵建设和服务民生两个方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所学校。针对镇海生源全面增长趋势,在镇海区“十四五”规划中,镇海区教育局向区委区政府建议的中小学项目19项,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学位增量达到2万余个。针对多所新学校建成和农村完小相对薄弱问题,镇海区积极调研探索新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问题,实现学校的共同优质发展。

    此外,在破解小学生家长“接送难”、缓解校门口交通压力等方面,镇海区教育局积极回应民众关切,提升小学生校内托管率,因地制宜(改)建校门口家长等候区,切实办好“教育十件民生实事”,2021年,镇海区将“安装教室空调”作为教育局民生实事工程,近年内实现全区中小学校教室空调全覆盖。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