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小规模幼儿园个性化帮扶策略探索

岑小红 余姚市三七市镇教育辅导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这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而作为学前教育发展链的末端,村级幼儿园的发展状况却不乐观。就笔者所在的镇而言,近三年有幼儿园5所,除中心幼儿园外各幼儿园规模较小,其中3所为省三级幼儿园,办学规模也只有3—6个班,1所为准办园,幼儿园数不到60人。小规模幼儿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幼儿园场地小,房屋结构不太科学;获得的关注度低,教职工配备少、业务素质不高等。怎样才能突破这些困境,让这些农村小规模幼儿园也能规范有序成长起来?如何充分发挥中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推动农村幼儿园的均衡发展?根据农村小规模幼儿园的特点,我们在对其的帮扶模式上进行了探索。

    一、理性分析 寻求帮扶的突破点

    如何从我镇幼儿园实际出发,寻找各园自身的成长点,开展真正有利其成长的帮扶指导模式,而不再是盲目和同行比新、比全。我们首先深入剖析了全镇各幼儿园:

    我们的弱势:

    1.幼儿园场地小,房屋结构不科学,游戏活动开展困难;

    2.设施设备相对老化;

    3.教职工配备不足,呈现低龄化或老龄化,整体素质不高。

    我们的优势:

    1.中心幼儿园为公办幼儿园,现有13个班级,31名教师中有10名公立教师。教师基本功扎实,在弹唱画舞写领域均有较突出的教师。而且工作6—10年,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占多数,这些有利因素为开展帮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各幼儿园教职工数少,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各园师资的优缺点,便于及时指导。

    3.有1所集体举办的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务实。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充分发挥中心幼儿园的辅导功能,指定素质全面的公立教师进行帮扶。

    二、因地制宜

    实施个性化帮扶四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施个性化帮扶,研制幼儿园发展计划是关键。开展全镇问题式教研的有效研究,建立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增强了教师们的自信度。以中心幼儿园设立教研大组分别进行组团报名,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给予不同的培训。放大每个教师的每一个小优点,由追求个体的全面转为追求群体的小点,为教师搭建发展大平台。

    (一)研制幼儿园发展计划

    针对以上这些特点,我们为全镇每所幼儿园研制了两份个性化的发展计划书,分别是《幼儿园成长计划书》和《幼儿园“成长助力团”计划书》。《幼儿园成长计划书》首先通过对小规模幼儿园的优势、弱势进行分析,与园长一起制定出本年度自我成长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中心幼儿园根据上述情况提出多元互动式辅导、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考核激励相结合等帮扶策略。《幼儿园“成长助力团”计划书》是对助力的小规模幼儿园进行特点分析,通过中心教研组助力、中心园长助力及教辅室助力等策略,大力帮扶小规模幼儿园。

    两份个性化的计划书清楚的展示了全镇幼教帮扶规划下,对全镇各幼儿园的适宜辅导帮助,使被辅导园从以往的“应付了事”走向了“切实可行”。由此全镇学前教育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镇幼教帮扶规划能帮助我成长——我要为镇幼帮扶规划献良策。

    (二)推进问题式教研

    由于小规模幼儿园在外出培训方面获得的信息量相对少,依托中心园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进行全镇教研活动时更要注意避免空洞。常常会听到老师抱怨教研活动:“我们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就是折腾人。”“她讲她的,我想我的”。教师抱怨的原因是因为教研活动低效、教研活动没有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因此在进行全镇性教研活动时必须努力将每一个活动都打造成小而精的活动,让每一位教师有收获。

    针对以上这些,我们开始了全镇问题式教研的有效性研究。中心教研组每月对全镇教师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根据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方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有的放矢”。

    教师们从寻找、发现问题到思考交流、探究解惑,经历了思想观念的交锋过程,虽然所思所想还很稚嫩,但我们教师的问题意识慢慢建立了,教师们的自信度增强了。

    (三)开展幼儿园组团式学习与培训

    结合上级各类活动,我们从全镇教师们的内心需求出发,从幼儿发展的需求出发,开展了保教规范、消防知识、新课程实施能力、课件制作、保育员等培训。俗话说功夫在诗外,对老师们开展相应的个人文化素养等的培训也是当务之急。我们以中心幼儿园设立教研大组分别进行组团报名,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给予不同的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这时“轻舞飞扬”、“经典书韵”培训项目行走在教师发展的梯台中。

    1.“轻舞飞扬”项目:此项目在于让教师敢于运用肢体展示演绎自己、张扬自我。我们借助镇女工会开设的健身操、瑜伽班活动,鼓励在此方面有兴趣的教师参加。教师享受音乐的快乐与节拍,舞动青春,舞动热情,沐浴在活力中。通过此项目的开展,也使一部分性格内敛的教师多了一丝动感与活力。

    2.“经典书韵”项目:此项目在于让教师利用假期在优美的文学作品中畅游,在教育经典中吮吸教育的真谛,从而在书籍这个最重要的文化源泉中尽量的充实自己。我们建立了经典好书漂流活动,让《陈鹤琴文集》《童年的秘密》等好书与教师们相伴,40多本书籍在每个教师之间互换,不定期的开展 “阅读经典”读书沙龙活动,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体会,让教师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

    (四)搭建幼儿园教师发展大平台

    与大规模幼儿园相比,小规模幼儿园骨干教师少,在大规模幼儿园开展得红红火火的分层培训等制度在小规模幼儿园基本不能进行。于是,我们改变方法,放大每个教师的每一个小优点,由追求个体的全面转为追求群体的小点。比如一所幼儿园的一位教师家长园地设置得有创意,我们马上运用“放大镜”,在全镇教研会议上展示、在镇幼教群上传照……让这位教师的小方法传递到每一个人的眼中。小小的举动带来的效应犹如蝴蝶翅膀所扇动出的飓风。正是因为我们善用这种“蝴蝶效应”,不但使得小幼儿园里有了几个能者,全镇教师的积极性、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而且家长通过这样的小平台了解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

    如何打破小规模幼儿园教师因为缺乏比赛和展示机会而导致的求稳、求安逸的消极状态?我们清楚,每位教师都是渴望成功、渴望获得认同的。为此,我们积极搭建舞台,引发教师间的竞争意识,如“全镇弹唱比赛”“青年教师大比武”等活动,这小小的奖项催动了教师心底深处的荣誉感,也进一步提升了全镇教师的业务素质。

    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我镇各园不断加大投入,新建扩建园舍、增添设施设备,在中心幼儿园帮扶下,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全镇目前形成了中心幼儿园1所、中心幼儿园分园1所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所的格局。个性化帮扶策略大大激发了园长和老师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农村小规模幼儿园规范、均衡、有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