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志愿者指导老人用手机观看防疫微课。记者 钟婷婷 摄 |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而农村地区群众和老年人群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他们不会灵活使用智能手机,不能及时获知疫情防控的最新动态,是政府部门当前最为担心,也是最关心的一群人。 2月5日,宁波市教育局正式启动“双百千万”防疫科普行动,旨在通过动员宁波10所县市区级社区学院,115所街(镇)成人学校,2993个社区(村民)教学点,以及数以万计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志愿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打通基层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王丹 200节微课上线,千名教师下基层 “小张啊,现在这个疫情到底严不严重啊,我囤了很多粮油,还有吃关节毛病的药,够吃两个月,不晓得要不要再多买点。”“阿姨,您放心吧!粮食储备很充足!没事少出门,出门戴口罩,不用过度担心!”在海曙区南门街道柳锦社区,宁波开放大学老师张雪燕一边说一边把官方媒体发布的相关信息让小区住户吴阿姨看。 虽然当前教育系统的许多学校老师都已经放假,但在市教育局的动员下,各县市(区)教育局立马部署,向各乡镇成校和县市(区)社区学院的老师们发起倡议书,落实具体行动。老师们变身防控“宣传引导员”、情绪“疏导员”,及时将官方媒体最新的动态、疫情防控措施,向辖区群众传达好、解释好。 日前,在慈溪市胜山镇中心农贸市场、一灶村农贸市场菜市场,胜山成校的老师们正在菜场入口处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据悉,慈溪市社区学院已印发3.5万张宣传海报,这几日正组织各成校教师和志愿者,深入农村地区,逐一发放给当地村民。 记者了解到,“双百千万”中的“双百”是全市终身教育体系内的社区学校(院)、成人学校为网络,以宁波智慧教育为平台,推出防疫知识微课100节和老年智能手机应用课100节;“双千”是全市动员千名职成教教师和千名社区志愿宣传引导员,编写疫情防控宣传语或者助学导语,深入大街小巷推送宣讲;“双万”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每天向市民推送与疫情防控、智能技术应用相关的政策、知识等信息,实现每天万条信息推送,万人互动。 目前,宁波开放大学(宁波社区大学)围绕双百课程建设,已在现有的宁波终身教育特色课程中,重新整理、盘活全市资源,并向国家数字化学习中心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与企业寻求支持,通过购买、公益合作等方式,获取防疫抗疫专题课程。短短几天内,50节智能手机应用课和90节防疫抗疫专题微课已经“上架”。这些课程制作精美,易学易懂,从物理防疫、心理防疫方面向老年人普及防疫科学知识。 土办法用起来,学员自创宁波方言说唱 在许多当地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的动员下,退休教师、老党员带动学员们也纷纷行动起来。 “商场购物要小心,一米距离别挨紧……一切为了保性命,避免扎堆少聚集。”2月4日,在鄞州区咸祥镇,一辆皮卡车装饰成的防疫宣传车循环播放一首宁波方言说唱,提醒广大群众做好疫情防控,成为当地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这首原创方言说唱名为《抗疫情 保太平》,由咸祥镇老年大学的学员蔡继近花了3天时间创作的,说唱结合宁波走书、沪剧、卖花絮调等地方曲调谱曲,邀请李根位、王安阳、张如定、陈志昂、徐炳华等几位老党员一起推敲、把关,并结合镇党委的最新防控要求对词句进行细节调整。 此外,江北洪塘街道居民陈一卿,看到社区学院的倡议后,也用宁波老话编了一首防疫顺口溜。陈一卿表示,他希望能用这种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居民科学认识疫情,引导居民加强自我防护。 倡议返乡大学生帮长辈掌握智能手机 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建国表示:“针对防疫抗疫的薄弱环节,宁波教育系统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据悉,此次防疫科普行动聚焦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利用教育网络平台,以学习的“线”织密防疫的“网”。下一步,宁波教育系统还将组织职成教教师和社区志愿者,走进基层,当好宣传引导员,让辖区居民面对疫情不放松、不恐慌、不害怕,有信心、有能力、有方法做好疫情防控。 同时,市教育局也倡议已返乡大学生在春节期间多教长辈掌握智能手机技能,牵手长辈学习防疫知识,春风化雨温暖老人们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