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安全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2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摇花火”火了,消防急了

寒假期间 这几类险情 家长要注意

消防员提醒孩子这样使用取暖器不安全。

通讯员供图

消防员在对钢丝棉做火灾隐患实验。通讯员供图

消防员提醒孩子不要往窨井盖里扔鞭炮。

通讯员供图

    小朋友们燃放烟花爆竹的“快乐季”马上就来了,尽管我市一些区域、时段将会“禁燃”,但还是会有许多小朋友能享受这一“福利”。而且,如今又有了变通的手段——网购一种俗称“钢丝棉”、能起到燃放烟花效果的“摇花火”,也能体会到燃放烟花的“快感”。

    针对这一新情况以及此前多地曾发生的顽童将爆竹扔到窨井导致爆炸的案例,近日,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特意进行一组模拟实验,以检验爆竹引发可燃气体爆炸的风险及危险性,同时也对网红钢丝棉“摇花火”进行点火实验,警示广大市民,尤其是家有小朋友的家长们。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尹莹棋 朱海波

    网红钢丝棉炫目多彩

    却火患重重

    目前,网红钢丝棉在各大网购平台上销量很好,名称也五花八门,除了“摇花火”,还有“棉花绘”等称呼。这种钢丝棉内含易燃物,需要明火点燃后甩开,形成烟花四处飞舞的效果。

    根据宁波市119指挥中心提供的案例,此前我市就发生过因该类钢丝棉导致火灾的案例。为此,消防部门购置了最常见的一款钢丝棉,进行试验。根据“教程”,一名消防员将钢丝棉展开、拉伸再多叠了几层,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炫目的效果”。

    这一实验由两名消防员配合完成,记者看到,一名消防员用打火机点燃钢丝棉一端,另一名消防员从逆时针方向开始甩动钢丝棉,仅仅过了6秒钟,一团团的火球就四散飞开,坠落在地后继续燃烧,蓝色布垫烧出几个大洞,现场一阵“烟熏火燎”。

    “之前是年轻人为了烘托活动气氛时用的,现在小朋友也开始玩了,尤其是春节期间,似乎找到了公然‘玩火’的机会,结果多次导致火灾。”现场消防员说,这种钢丝棉里层应该是含有助燃成分的物质,引燃钢丝棉后形成一团团火球的效果,相当于“飞舞的火球。”

    鞭炮往窨井里扔?

    如此举动要不得

    小朋友燃放烟花爆竹,最喜欢往哪里塞?“有经验”的人们都知道,当然是“孔洞”。一些小朋友觉得点燃爆竹扔到窨井盖里,既能保证自身安全,又能听到很大的动静,还能不被家长发现,因此屡屡闯祸。

    为此,接下来的实验是模拟烟花爆竹在沼气池、化粪池等可能聚集可燃气体的场所中爆炸的实验。记者看到,实验设置对照组,第一次先进行氢气实验,将大玻璃瓶内充满氢气,外面包着一层黑色塑料袋模拟密封空间,用电热丝连线火柴,火柴达到一定温度后,塑料袋内氢气爆炸发出巨大响声。

    第二次实验,则在瓶内充入一定量的甲烷,用以模拟窨井这一场所。记者看到,实验步骤与氢气相同,数十秒钟后,虽然未发出巨大响声,但走近一看,发现玻璃瓶被炸碎且有一个如成年人拳头大小的破洞,瓶身依然很烫,外面的黑色塑料袋也被炸开。

    “实验结果很明显,如此少计量的可燃气体就能让玻璃破碎,窨井盖内的各类可燃气体比实验所用多得多,将鞭炮扔进窨井盖发生爆炸可想而知,大家一定不要把鞭炮扔进去。”现场参加实验的消防员说。

    ●消防安全提醒

    选择安全区域燃放烟花

    并要有家长陪同

    据了解,消防部门还邀请十多名师生到场“观摩”,同时进行现场宣讲。针对整场实验,宁波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一级培训师陈彩医生说:“烟花爆竹会炸到眼部、手部和胸口,造成出血和骨折等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用水冲洗,严重的话一定送到医院治疗。”

    现场一名消防员介绍说,钢丝棉的火花能飞溅到3米之远,“杀伤”范围较大。“这个钢丝棉烟花虽然好看,但是甩出来的火星飞溅到附近可燃物,有引发火灾的风险。”

    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提醒广大市民:爆竹爆炸的瞬间高温一般能达到1000℃以上,烟花可能达到1300℃,而生活中常见的衣物、床单、棉被、纸盒、沙发等可燃物的燃点大都在300℃以下。因此,孩子们如果要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远离这些可燃物,选择安全场所。尤其是小朋友,更需要有家长在场陪同。

    ●新闻多一点

    若遇到险情 消防给家长支招

    寒假开始了,用许多家长打趣的话来说,“神兽出笼”大型慌乱片正在各位的家中上演。从近期消防部门接到的警情看,小朋友被卡、被困之类的求助明显多了起来。对此,余姚市消防救援大队给家长们支招。

    如果手指被卡住了,怎么办?有个很简单的办法,用肥皂水在孩子被卡的手指上面涂抹一下,再轻轻地拔一下,看看能不能取下来。如果取不下来,就不要去硬拔。第二个方法是轻轻地转一下,看看能不能像螺丝一样转出来,如果还是不行,就需要拨打119,请专业消防员来解决这个难题。

    进入冬季以后,家用取暖器等大功率电器使用比较多,不少家庭搬出小太阳等取暖器,殊不知,这些电器也暗藏危险。消防部门提醒,如果是小火,那么应该迅速用灭火器将火灭掉,如果发生大型的火灾,灭火器灭不掉,应该首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通过逃生通道和楼梯逃生,或者结绳下楼逃生。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王董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