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金报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3月0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对全市2150名女教师 进行“职业获得感”调查

近七成女教师 满意度高

年轻女教师最期待职业生涯中 “有一个好的教学导师,进入好的团队”

宁波外国语学校石晓为老师(左四)

奉化区实验小学邬静娜老师

奉化龙津实验学校刘善娜老师

    谈幸福感

    幸福是学生和家长给的

    从这些调查数据中,我们看到了女教师的择业初衷和幸福源泉,也看到了她们职业成长中的困惑。

    参与调查的戎焕瑾是慈溪市观城中学老师,她的办公桌满满少女心,五颜六色的信纸用粉色蝴蝶结捆扎,插在笔筒里,这些都是2017届毕业生写给她的悄悄话,她的抽屉里还存了一大摞信纸,那是一届又一届学生写给戎老师的“情书”。

    “孩子们喜欢叫我戎姐、阿戎,我喜欢和学生做朋友,你看这个学生,他知道我最喜欢这个明星,信里还夹了张偶像照片。”戎老师的幸福感来源这一丝一缕的师生情谊。

    “幸福感是学生给的,我有个学生考上奉化锦溪书院,辗转托人给我送了一封信,说‘因为我的课堂太有趣,从此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和写作’,考上锦溪书院不忘给我报喜,非常感动。我只是做了老师该做的事情,带给孩子的影响却这么大,这是区别其他职业,身为教师特有的幸福感。”奉化区实验小学副校长邬静娜教龄20多年,她的脸上少见岁月的磋磨,更多是洋溢青春的热情。

    “跟孩子们在一起太开心了,有一年生日学校工会送花,让学生看到了,我带了他们三年,他们每年都给我过生日。”邬静娜老师说,喜欢学生,热爱教育是她永葆青春的秘诀。

    “老师布置的作业,开展的活动,家长支持,积极行动,也是老师的幸福感源泉。”奉化区龙津实验学校老师董光雄说,这种成年人之间的认可,带来的职业成就感也很高。

    记者采访10多位女教师,她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家长和学生,但是学校领导和同行的点赞,以及论文发表、公开课好评等专业素养的提升,也让女教师们干劲儿十足。

    谈认可度

    专注和投入让职业幸福感更高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工作和收入相对稳定、有寒暑假是相较于其他职业的优势。

    调查数据显示,女教师票选“入职初衷”,除了现实优势的考虑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排名第三。很多女教师在调查问卷留言,讲述了一步步爱上教育事业的过程。宁波外国语学校的石晓为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她在调查中写了篇300字的“小作文”。

    石晓为是有着28年教龄的英语老师,入职初衷她选的是铁饭碗、父母意愿和工作收入相对稳定。“刚入职谈不上热爱,但本性好强,对职业有敬畏感,是属于在勤奋中渐生热爱的那种。”石晓为老师说。

    她至今记得第一次上讲台的经历。“当老师第一站在效实中学,新手上路接手的却是初二英语,压力很大,第一节课就因为叫错学生名字而尴尬,再加上又是新老师,学生很优秀,所以只能铆足了劲加油。当老师的头几年晚上备课改作业到十一二点是常态。”石晓为说,为了让自己对教材更熟悉,也为了让学生信服,刚开始几年要求学生背的英语课文,她自己都提前听录音提前熟练背诵。

    石晓为说,刚开始是不服输的性格推着她前进,慢慢的,她从投入中享受了做老师的乐趣。“初中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很真实很可爱,宝贵得像金子一样。作为老师,你对他们的一点点关注,都会收获孩子们满心满眼的感谢,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做老师给别人带去的快乐和从中收获的幸福感。”石晓为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教育事业的专注和投入提升了女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也让不少女教师突破职业瓶颈,获得更进一步的成长。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和收入渐丰,越来越多的教师子女愿意从事教师行业。“以前教师子女选择当老师的不多,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子女愿意从事这一行业,这也说明了老师和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在提高。”参与调查的一位女教师说。

    谈成长性

    充满期待,希望能有好导师好团队

    对于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帮助,票选最高的是希望有一个好的导师、进入好的团队;其次是不断提升自我;选择学校和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的也不在少数。

    调查问卷中,也有不少女教师留言发表职业困惑,比如乡村教师如何成长?怎么从“小白”成长为名师?社会对老师的期待越来越高,怎样才能让学生和家长满意……记者也采访了两位从普通老师成长为名师、省特级教师的优秀女教师。

    奉化龙津实验学校副校长刘善娜从教20余年,是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之前她在农村完小和乡镇学校工作10余年,专业职称上的评定起步很晚,从2013年开始,厚积薄发,已出版四本教学专著。

    “新教师一上来不要太急功近利,还是先站稳讲台,从做一个校内名师开始。”刘善娜说,1999年她分配到农村完小,想的第一件事是怎样稳扎稳打把课上好,她专注于课堂,专注教学方法,专注于学生成长,“拿奖、出书、职称评定是在专注教育的过程中顺手而得,因为没有刻意强求,一路走来少了焦虑,多了坦然,因此也从未失去对教育的热爱。”刘善娜老师说。

    “条件和资源有不同,但阅读和记录不受限制,想要成长,多读书,多学习,多做教学反思,把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践,然后再反馈调整,总会有所收获。”刘老师说,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多元,学习内容丰富,老师也能用自媒体展现自己的教学,“醉心教育的好教师总会被大家看到。”

    在乡镇学校教书22年的邬静娜是高级教师,现在是奉化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农村和城区的学生不一样、家长辅助能力不一样,但教师的职责是一样的,不管在哪儿教师的专业能力都是第一位。”邬老师告诉记者,她会给自己定下小目标,比如写论文、参加交流研讨、参与竞赛等等,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促使邬静娜老师走过职业迷茫期,不断突破自己获得提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