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3月1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考首考受关注 科学实验难在哪?

老师表示,绳子不会系、火柴不会划等生活技能问题 前期出现得真不少

海曙外国语学校学生在实验练习。

受访者供图

    3月11-12日,全市近6.7万名初三学生参加宁波中考史上首次出现的科学实验操作测试,也是今年宁波中考的首考。两个“首考”,让这次考试备受关注。

    11日早上8点多,记者来到考点之一的镇海区蛟川书院。随着第一批、第二批测试结束,有不少学生走进老师办公室,向老师求证自己操作中的某个细节是否准确。“科学实验第一次列入中考,同学们多少有点紧张。”蛟川书院科学教研组长杨瑞娟老师说。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A 有人淡定有人紧张 会操作的测试也可能出问题

    本次考试采取考生现场实际操作、平台设备摄录考生操作全过程、考后评卷教师通过观看考生操作视频集中统一网上评分的形式。试题共6个,含物理实验3个、化学实验2个、生物实验1个,分别是:测量物质的密度;探究凸透镜的成像;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考生在电脑上随机抽取1个实验进行操作测试,每批次安排时间为30分钟,操作测试时间为15分钟。

    王喆和李荫泽都是蛟川书院初三(1)班的学生,他们参加第一批次测试,两人都抽到配制溶液这一化学实验。“这个实验相对比较简单,应该没什么问题。”王喆笑着说。而在第二批次测试中抽到制作临时装片实验的另一位同学,走出实验室后有点着急,他说自己在电子目镜对光采集时出了点状况,不确定是否会被扣分。正当蛟川书院科学教研组长杨瑞娟老师和学生探讨实验过程时,又有其他班级的学生测试结束来找老师。大多数同学测试结束淡定地回到教室,开始自习。“从去年开始,我们前后已经进行五六轮实验练习,平时的实验教学也都按教学要求开展,同学们整体的实验操作水平还是可以的。”杨老师介绍。

    B 绳子不会系、火柴不会划 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值得家长注意

    此次测试整体情况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成绩将在4月6日左右发布。不过,记者采访多位科学老师后发现,平时的实验操作中,出现问题较多的竟然是偏生活技能方面的,比如绳子不会系、火柴不会划等。

    在测量物质(小石块)的密度这一物理实验中,有一部分同学竟然卡在系绳子这个环节。有的同学一次两次打不好结,影响实验时间;有的同学因为绳子系得太松,小石块掉进量筒里;还有的打成死结,导致后面解不开……“现在有些孩子,到了小学高段甚至初中,还不会系鞋带,实验中遇到系绳子就出现了问题。”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教务处主任、初三科学老师钟意定说。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一实验中,需要用点燃的火柴靠近容器,火柴熄灭则表明二氧化碳制取成功。但在此前多所学校的实验练习中,老师们发现不少同学尤其是女生不会划火柴。“有的女生一开始有点怕,不敢划,有的同学则是用力过猛,老是把火柴折断,多次练习以后才慢慢好转。这与现在生活中不大用到火柴有关。”

    其他如抹布使用过后不会折叠好等现象也比较常见。“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确实有差异,这和成绩好坏无关,更多反映的是平时生活中动手机会太少,生活技能掌握不够。经过训练,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不过对家长和学校来说,这也是一种提醒,平时还是要让孩子们多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这不仅是为了考试。”钟意定老师分析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