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3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业改革”系列报道① 家庭作业准确率高,课堂作业却相反,为什么?

学生手机搜题 倒逼学校作业改革

鄞州实验中学老师辅导学生作业

甲南小学推行作业改革。 通讯员供图

    

    “同一份作业对不同的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不一,花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有人觉得作业少,有人嫌作业多。为了节省时间,有些孩子就动歪脑筋了。”近日,胡女士告诉记者,此前儿子和同学“抱团”抄答案,还好被老师发现,及时制止。

    之后,学校开始探索“作业改革”,小毅也从“学困生”变成了进步生。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学期中小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生作业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量,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

    新闻一出,引来不少家长、学校老师热议,认为“提高作业管理”太有必要!事实上,宁波推行“作业改革”已经多年,并有了不少优秀示范样板。

    □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林涵茜 通讯员 缪小飞 陈玲微

    学生“抱团”抄答案 学校决定“作业改革”

    王娇玲,甲南小学老师。在一次期末复习研讨活动中,她提出了一个奇怪现象:部分孩子家庭作业完成正确率非常高,而课堂作业正确率却非常低。这个话题引起了在场老师共鸣,纷纷表示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这个反常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对此,老师们展开了调查。

    王娇玲找来这些学生谈话。小毅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性格乖巧,平时比较听话。谈话没多久,小毅就招了。原来这些孩子经常使用手机上的应用软件查询家庭作业答案,并分享在私下的微信群中。在王娇玲一番苦口婆心教育后,小毅把老师拉入这个“答案群”。

    没想到,群里居然有十多个学生。王娇玲没有在群里发言,她目睹了这些学生分享答案的全过程。“这些学生约定谁先完成作业,或者谁先拿到手机,就去拍题目扫答案,扫到后发到群里分享。有时他们还会分工轮流合作。早点把作业完成,他们就去打游戏了。把我给气得呀!”

    知道真相后,学校发现这样的现象不是个例,尤其在五六年级。最终,这些分享答案的群被逐个暴露。此事,引发了学校的反思:学生为什么会上网查作业?

    “在农村学校,家长在辅导作业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学校原来传统的一刀切作业模式,迫使学困生使用手机查询。因此,我校觉得作业改革迫在眉睫,想通过分层作业的实施精准掌握学情,改变学生做作业的心态,并提高教师命题能力和课堂效率。”该校副校长陈志军说,两年前,甲南小学开始“分层作业改革”,通过设计符合校情的分层作业提高作业管理。经过两年多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601班孙天宇家长感激地说:“自从实行了分层作业,从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孩子心理上的障碍,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题。基础题认真完成,挑战题也会尝试着去做一做。现在学习的信心回来了。”

    作业改革多年 宁波已积累不少经验

    事实上,宁波推行“作业改革”已有多年,并积累了不少优秀案例。

    在鄞州实验中学,学校要求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实行分层:为班级前10%、前20%,中间60%和后10%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题目。该校校长李优治解释:“比如,前10%学生是那些想要冲一冲名校强基班的学生,老师会每天布置一道难题,这些题目相当于中考的压轴题,需要花很多时间。前20%学生是想考重点高中的学生,每周每门学科老师会给他们加练一张A4纸。这些学生基础作业做得快,可能半小时就做完了,因此他们有更多时间去攻克难题。当然,这个比例不是绝对的,该做哪一层作业也不是老师来定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普通学生在巩固好基础知识后想要‘跳一跳’,老师会帮助辅导。”

    此外,鄞州实验中学的周作业整理检查制,也得到了不少家长的点赞。

    周作业整理检查制被老师们简称“周周清”,即每周五放学前由班主任帮助学生整理这一周做过的作业,尤其是曾做错过且已订正过的题目。周一进行检测,检测题目全部来自上一周的作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自我整理。如今,该校的“周周清”已经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认可。这个月,还有两批来自其他县市区的校长后备干部前来蹲点学习,人数多达80人。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建立质、量、评、研的作业考核机制,将作业编写能力、作业量控制、作业的有效反馈和作业改革研究纳入教学考核,促使每名教师能真正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学校教务处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定期调研作业情况,发现典型经验就进行推广。

    分层作业会拉大差距? 教育人士:减负是为了增效

    在采访中,有家长担忧“分层作业会不会不利于孩子提高成绩、巩固知识”?

    还有一些纠结的家长表示:“有时老师布置了一类和二类作业,我们家孩子在完成一类作业后,是不是需要把二类作业也做一下?我们家孩子底子差,如果只完成二类作业,之后会不会和好学生差距越拉越大?”

    对此,多位教育人士表示,分层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减负增效”。

    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胡振燕认为:“作业不是做得多了就是好,有时候熟能生巧,有时候熟能生‘笨’,对于学习底子好的学生他更需要的是综合性作业,机械式地刷题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好处,反而越来越不爱思考,徒增厌烦情绪。做二类作业的家长也不要焦虑,首先要考虑孩子自身情况,一味地让学生挑战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难题,只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

    此外,一位有多年教育资历的名校老校长恳请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增加课外教辅材料,不要只顾着眼前分数。他说:“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请给教育部门一点时间。作为一名教育人,不愿看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学生除了学习,还有生活,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