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我是班主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3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课顶撞老师 说话像冰一样冷

老师该爆发 还是忍气吞声

    因为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一部分中职生进入职业学校后自暴自弃。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面对老师的批评,总是习惯性地用不文明的语言、行为来“回击”。

    怎么样帮助孩子调适不良心态?当了10多年班主任的中职老师李照君选择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恰到好处的“以柔克刚”,以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

    栏目主持人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记者 樊莹

    特邀班主任

    李照君 37岁

    余姚市第五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宁波市百优班主任

    孩子的问题

    聊天就是找气受

    言语像冰一样冷

    班上有个叫小洲的孩子,长得一脸清秀,开口说话却不讨喜。他的言语就像石头一样硬,像冰一样冷,每次聊天就等同于给自己找气受。

    有一次他请假去医院看病,但第二天到了约定返校的时间还是没有出现,我就打电话询问:“小洲,身体怎么样,你现在在哪呢?”

    “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在XX医院检查身体。”他不耐烦地说。

    “你的身体没事吧?”我继续问。

    “死不了。”听到这,我心里咯噔一下,不了解情况的人听完这段对话,可能以为我跟这学生有什么过节呢,殊不知这就是他一贯说话的风格。

    我的思考

    说话呛人,不代表他有坏心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呢?我意识到有必要从孩子的成长环境开始探究。趁着周末,我上门家访了。

    我发现,小洲平时在家和父母交流就是这样的语气,父母对于孩子“不着调”的说话方式不以为意。总觉得孩子上了职校,不在学校闹事就好,其他就没有什么要求了。

    说话呛人,但并不代表他有坏心。小洲是住宿生,我和他同宿舍的小伙伴交流了一下,发现一个现象,一开始大家都接受不了小洲说话的方式,一度有排斥心理。但后来相处时间久了,反而愿意跟他玩在一起。

    我的做法

    从优点开始挖掘 得到孩子的信任

    于是,我开始多关注他,有意识地与他多交谈。

    我发现,小洲是个外冷内热的孩子,班上一位同学摔断腿上下楼不方便,他二话没说主动上前帮扶,坚持了一个月。还有一次,小洲在楼道捡到二十元后,马上跑到办公室交给老师,丝毫没有犹豫。

    不如就从优点开始挖掘。每隔一段时间,班上学生轮流到收发室领取班级订阅的杂志、报纸,后来这个任务我直接交给了他。

    起初,小洲不理解,露出不情愿的样子。我假装没看见。每次,他把杂志、报纸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都会笑着鼓励他:“小洲同学,辛苦了啊。”有时间的话,我还会和他聊聊生活上有趣的事,拉近距离。因为我的夸奖,小洲从刚开始的半推半就到后面乐意去做,笑容也多了起来。

    除此之外,每周的班主任讲话课,我会尽可能选语言礼仪、说话艺术相关话题和学生们探讨。分享案例的时候,我多给小洲表达机会。别看这个孩子说话不讨喜,但心思细腻,对于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每个温馨小细节都能注意到。

    经过一段时间,小洲与我交流的时候柔和了很多,脸上表情也丰富了。毕业后,这个班级群一直没解散,大家每次回忆起小洲,都会感叹他身上的进步和变化,甚至觉得老同学“挺可爱”“率真”。这些话语,听得我心里暖暖的。

    班主任说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互动性重要他人,指的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教师对学生一时的态度,影响的可能是学生的一生。

    有这样一句歌词: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这句话我觉得非常适用现在的工作。班主任,就是要以礼导其行,而后修身;以爱导其心,而后通情;以诚导其怀,而后自省;以智导其明,而后理正!

    处理问题没办法千篇一律,当班主任在遇到学生问题时应该顺应其成长的规律,探寻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对策,帮助他们形成更加健康和阳光的青春期心理。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孩子的故事

    课上骂老师多管闲事

    小高坐在倒数第二排,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课上一直低着头,两只手也藏在桌面下。凭我的经验,他肯定在玩手机。

    违反校纪校规偷偷将手机带入课堂,上课时间光明正大“玩手机”,这学生的胆子怎么这么大?

    我径直走到小高身边,让他站起来。没想到他没有慌张地把手机收起来认错道歉,而是十分厌烦地站了起来,嘴里清清楚楚地吐出几个字:“侬个人咋噶呒清头啦!”

    这句话方言直译:你这个人脑子拎不清啦!孩子的言下之意是,老师,你多管闲事了。

    我的思考

    是爆发还是忍气吞声?

    这时,班级迅速安静下来。当我听到这几个字时,犹如当头一棒,这应该是我与学生对话中最让我意外的。平时我与学生的相处都非常和谐,从来没有红过脸。我该怎么办?是爆发,还是忍气吞声?

    爆发正面冲突的话,他那么大的个子,万一情绪上头做出激烈的行为,我就收不了场。但忍气吞声,全班学生都看着呢,看你这个老师能拿他怎么样。这相当于是一个“样板”,处理不当的话,可能有更多的孩子有样学样。

    我的策略

    用艺术化的批评“以柔克刚”

    思来想去,我决定先压住气。这个学生平时我就注意到了,属于典型的自控能力差,性格有些冲动,不服老师管。但孩子本质不坏,心里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就是不愿意执行。

    我抬头看着比自己高出一截的小高。他说完话一直没有再看我,整个人局促不安眼神躲闪。我感到,他心里明白课堂上玩手机是不对的,这样对老师说话也是不对的。但因为当着班上所有同学的面,做了这样的事、说了这样的话, 出于自尊心,他拉不下脸。

    他的内心是“虚”的,那我何不平息我的怒气,也用弱弱的微笑来回应他弱弱的内心呢?

    于是,我假装幼稚地笑笑,问他:无清头是什么意思啊?你说的是余姚老话吗?我这一笑使整个气氛都缓和下来。

    对于我的反应,他有点意外,听我这么问他,他也收起身上的“刺”,笑笑对我说:“哎呀,以后课上不玩了,这样行了吧?”虽然这不是道歉,但是我明显听出了他准备“投降”。

    这时,我乘胜追击,假装委屈地跟全班同学说道:“大家可都听到了,刚才小高同学用不太文明的语言攻击了我,这给我脆弱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学生听到我这样说,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同时“道歉!道歉!道歉!”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整齐而响亮。这时的我,既像一个孩子王,又像一个被同伴保护的小伙伴。

    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小高走到我面前,给我一个毕恭毕敬的90度鞠躬,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应该在课上玩手机,更不应该骂你。请你原谅!”他将手机双手捧着递给了我。

    一次差点要引爆的冲突,就这么顺利和解了。我拍拍他的肩膀,开心地说:“知错能改还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以后可别这样了哦,我有这么多小伙伴保护我呢!”

    没有用强硬的态度,而是恰到好处“以柔克刚”地批评教育,以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那以后,渐渐地我发现,小高上课认真很多,他的书不是雪白的,他的作业本不是空白的,他也能积极回答我的课堂提问,也能参与课堂活动。这样的改变,我感到很欣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