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梁辉小学党史教育活动现场。 |
 |
梁辉烈士资料图。学校供图 |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为的是缅怀一位革命烈士。我们的校名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没错,他就是梁辉烈士……”3月29日一早,余姚市梁辉小学组织六年级师生开展“祭扫先烈·模拟长征”党史教育活动。 纪念碑下,603班学生鲍钰珊的一段开场白打开了150多位师生尘封的记忆,重温了这位烈士的故事。□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他的初心 23人对战600余人,他不言放弃 今年是梁辉同志100周年诞辰,150多位师生追寻红色足迹,徒步来到梁辉烈士纪念碑前,敬献鲜花、默哀。墓碑上“梁辉烈士永垂不朽”刚劲有力的八个大字,在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 梁辉原名邱国森,1921年出生于余姚梁弄一户贫苦的山民家庭。1941年4月余姚沦陷,梁辉怀着抗日救国的强烈愿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于表现出色,他在1943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面对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和国民党军队的“清剿”,梁辉受命留下坚持斗争。从这时起他改名为梁辉,并根据党的指示,转入地下活动。 最艰苦的时候,他和同志们睡柴山、钻岩洞,风餐露宿,在极端艰苦和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 1948年11月,梁辉等武工队一行23人在桃花岭一带开展群众工作。在接到四明工委通知到箬岙村附近参加区乡干部会议后,他立即率队前往。不料,到达箬岙时,他们被连夜出动600余兵力的国民党“浙保”包围。 战斗披着晨雾展开,梁辉指挥战士们沉着应战,击退了敌人反复的进攻,直到向敌人打出了最后几颗子弹,英勇牺牲,时年27岁。 “革命栋梁,永放光辉”,他短短的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把碗筷送给贫困村民,他二话没说 昨天,记者通过视频采访了梁辉儿子邱鹏程,他用一口乡音讲述了其父鲜为人知的故事。 他回忆道,上世纪60年代末,有一批革命先辈后人专程从上海来到余姚,希望上四明山,追寻先辈的足迹。邱鹏程陪着他们一起到了柴山,经过一个村子时,有村民从自家碗柜拿出了一样让人意外的东西,一副碗筷,上面写有他父亲的名字“梁辉”。 “原来,在生活最为艰苦的时候,眼看村民家里连像样的吃饭用具都没有,父亲二话没说把自家的碗筷送给了别人。”邱鹏程认为,这反映了父亲有很强的群众观念,总是设身处地关心群众。 养女肖华在他家生活了四年之久。1945年年底,梁辉受组织委托,亲自将肖华从农户家中抱回自己家,交到他的母亲手中,嘱咐她好好抚养新四军烈士遗孤。肖华回忆说:“当我学说话第一声会叫爸爸时,那个人就是梁辉。他的母亲,我一直叫奶奶。” 后来肖华去了上海工作,直到退休,如今仍居住在上海。但一有机会,她都会回到四明山,怀念亲人,祭扫亲人的墓地,“我的根深深地扎在四明山,是四明山的水土养育了我,浙东老区人民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疼爱我、养育我、保护我的梁辉爸爸、四明山奶奶和邱家湾的父老乡亲。” 我们的传承 这段红色故事值得讲给更多人听 六年级的学生张潇每次经过老校区,都会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悬挂着“梨洲街道革命历史纪念馆”匾额的白墙黑瓦仿古建筑。 “这是余姚市唯一建造在学校内的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是我们梁辉小学的骄傲。”作为学校的红色宣讲员,张潇在每年开学季都会做一件事,带一年级新生来这里参观,并讲述革命历史大事记、重要战役。 每次移步到“箬岙突围战”的展板内容前,看着梁辉烈士的黑白照片,她都会肃然起敬。 在梨洲这片热土上,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争。其中箬岙战斗中,敌众我寡,形势十分危急。梁辉烈士面对弹药所存无几,腿上、身上也多处受伤的艰难时刻,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持向敌人打出了最后几颗子弹,随后使尽全力,怒视着敌人向前走去:一步、二步、三步、四步,最后倒在血泊中…… “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少先队员,我们一定不能辜负烈士们的遗愿,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张潇说。 三年级的汤钰容小朋友,今年光荣地成为了小小红色宣讲员。她说,新身份意味着新使命,自己要把这段历史、这段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红色精神传承下去,鼓励自己励志他人。 红色因子播种在每个学校每个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梁辉烈士,当地政府根据人民群众的意愿,把梁辉当年牺牲的地区由原来的雁燕乡改称为梁辉乡,后扩大为梁辉镇,如今已成为梨洲街道的一部分。”余姚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罗捷提到,至今,当地仍有梁辉小学、梁辉中学等以梁辉烈士命名的学校。 记者走进梁辉小学,校门口巨大的景观石上雕刻了一个醒目的“红”字,右下写有“红色精神、红色土地、红色历程”,教学楼外墙面“铸红色魂 筑绿色梦”也同样醒目。 “祭扫革命先烈、‘走红路、读红书、唱红歌’、编排情景剧目……每年,我们学校都会组织丰富多样的红色主题活动,播种红色因子。” 梁辉小学书记兼副校长吴顺耐骄傲地说。 她告诉记者,现在,梁辉小学的老校区已经开辟为红色教育区域,有梨洲街道革命历史纪念馆和余姚市党史陈列室。24个班级中队以余姚革命烈士命名,每个教室门口都张贴了英雄画像,介绍英烈事迹。梁辉小学全体党员教师们还参与编写了《红色精神·百年党史》的校本教材。 此外,相距不到1公里的梁辉中学,也在近期开展了“做新长征路上的仁勇阳光少年”为主题的远足活动。在了解梁辉等烈士的英勇事迹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好好珍惜革命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继承和发扬不怕吃苦和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为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