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牛教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4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少省内外语文教师慕名听课学生称他是“最不愿放下的诗和远方”

“宁大蒋勋”让“诗意”走进课堂

冯铁山教授为中学生讲授诗意作文。 受访者供图

    我急急地赴一场青春的约会

    香樟在微风里奇异地芬芳

    冯教授教室里的金句雅言又温暖了我的成长

    我下意识地坐在了第一排

    遐想

    春花秋月的时光里

    你是我最不愿放下的诗和远方……

    这是温州东瓯中学语文教师陈瑞丽写给冯铁山的一首诗。

    冯铁山是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负责人。

    简单讲,他是培养教师的教授,专注研究的是如何焕发语文这门学科的诗意魅力。从教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教书育人的灵感,打造“诗意语文课堂”。他出版《诗意语文论》《诗意语文案例教程》等多部学术著作,主持完成诗意德育、诗意语文等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研课题20余项并获得多个省级奖项。

    在他的影响下,一个个普通教师成长为正高级、省特级教师、省市教坛新秀;他的学生把 “诗意语文”带到中小学校,带进千万家庭,让孩子成长的脚步更从容。

    很多人慕名听课,他是语文教师心目中的“男神”

    陈瑞丽是温州东瓯中学的语文教师,两年前一次培训让她接触了冯铁山教授的“诗意语文”,“近视眼镜丢了三个多月,本来不想去配,听完冯教授的第一节课,赶紧跑到宁大门口配了副新眼镜。”陈瑞丽说她害怕漏掉冯铁山教授的每句话。

    五天的培训,她特意坐在教室第一排正中间,拍了300多张PPT,记了整整一本笔记。

    “他旁征博引,温文尔雅,每句话带着诗意的盎然。” 陈瑞丽说,冯教授教育老师们不要大声吼叫学生,要用雅言导入课堂,慢慢滋润学生的心灵。

    “他说,学生的粗鲁是被老师吼出来的,学生的德行是老师的雅言雅行滋润的。”陈瑞丽把冯铁山的“诗意语文”带回温州东瓯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我相信,孩子们的内心被诗意写作打动了,我还试着把诗意写作的方法活用到文言文教学、阅读理解教学当中,效果也很明显。”

    记者听完冯铁山教授的讲座,和陈瑞丽的感受别无二致,他温言细语,不徐不疾,听不出半分焦躁,他对古诗文信手拈来,旁征博引,遣词用语贴切生动,情真意切,但针砭语文教育时弊的时候,切中要害又不乏幽默,让人会心一笑却又不觉得刻薄,颇有中国台湾作家蒋勋的风范。

    从老师到专家,他研究“诗意教学”30多年

    久久地凝视/一朵花/你就会变成/一只蝴蝶//久久地浸润/典雅语言世界/你就会化作/生命兰溪里/一条永不老去的魚

    这是冯铁山写的教育诗。诗歌,是冯铁山做人做学问的“活水”,也是他和学员、师生交流的“语言”。他读诗,写诗,从诗歌中寻找为人处世的风范,更从诗歌中找到语文教学的“密钥”。

    30年前,冯铁山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湖南省株洲县一所乡村中学当高中语文老师,乡村孩子使用的大多是粗言俚语,遇到古诗文更觉“佶屈聱牙”。冯老师改传统的“串讲翻译”教学为“生成演绎”教学。

    比如教李白的《赠汪伦》,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会迅速地把这首诗化用为“当你离去,伴着我的歌声。/从此,你将一去千里。//你说,我的情意有多深?/请看,看那桃花潭水。”等等,这一探索提高了学生古诗文学习能力,冯老师所任教的班级语文成绩超过省重点、市重点中学,被当作英模在各镇区进行巡回讲用,荣获当地人民政府和教育系统颁发的“立功”和“嘉奖”表彰。

    之后,冯铁山又考上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进入高校工作,后又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博士,从教师到专家的路上,他一直在探索“诗意教学”。

    他把古诗文教改经验与 “传统诗教”对接,挖掘、整理、发展为“新诗教”,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并成功立项。以自己所在高校的附属小学作为研究基地,推广到广东、湖南、浙江、贵州等地。读博期间,将自己主持完成的“新诗教实验”提升为“诗意德育研究”,获批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教师雅言雅信,进而成就学生雅容雅行

    一提到诗意,很多人以为开口闭口“之乎者也”,其实不然。

    “我们说的是汉语,学的是语文,习得的是修养,功用在于交流,交流的水准取决于做人的品质与思维、学识、文化等要素修养的水平。”冯铁山告诉记者,他所倡导和推广的“诗意语文”是辩证的处理语文教学与立德树人的关系,把哲学中归真、求善、至美的传统,通过“德言同构”的演绎方式,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相遇未曾遇见的最美的自己。

    冯老师倡导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成为雅言的代言人,通过雅言才能雅心,进而成就学生的雅容和雅行。冯老师这样教育学生、徒弟,作为“师者”,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

    “我每接一个班的课程教学,都会引导学生给自己、给班级、乃至未来自己的职业以诗意的命名,形成一种散发诗意魅力的教育场,促使学生沉浸其中,带着诗意的眼光审视世界,变不良的行为为优秀的习惯,化优秀的习惯成为美德。”他还采取“开口开心、雅言雅行”的策略,多年来以自己的博客、微信和公众号为阵地,引导本科生、研究生用诗歌表达自己,创作“教育诗”多达500余首。

    在他的指导下,不少教师被评为“正高级”

    每年,冯老师承担了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尤其是看到“全日制研究生缺乏实践平台”“非全日制研究生没人管、培养缺过程性”等问题,他创造并实施“1+1手拉手协同培养”机制,将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组织起来,每月搞两次“学术沙龙”或“联合教研”,促使“教学研”一体化,他所指导的全日制学生考上编制,论文获评优秀的不计其数;非全日制学员纷纷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骨干、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

    如今,冯铁山专注于“诗意德育”和家风研究,他认为这是在“立德树人”教育大命题下,让学生提升德性、行稳致远的关键,这两年他每年参加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数十场,带领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家风文化的调研整理,他希望通过“诗意教育”,让更多家庭受益,让更多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