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记者参加研学活动。 |
人间四月天,是人们心灵绽放的春天,是爱,是暖,是希望……守望四月天,给生命一份安暖,将希望播种人间,聆听花开的声音,感受生命的色彩。在这万物蓬勃生长的好时节,或插柳踏青,放飞纸鸢;或扫墓祭祀,缅怀先祖。请你用笔记录这一刻,相信你笔下的四月天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2012年,张艳华来到邱隘实验小学。庆幸的是,同她一起加入邱实大家庭的还有44个小精灵们,就这样,他们与她开启了一段长达六年的温馨旅程。面对全新的环境,她一边探索一边尝试,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理解,“量化评价标准”、“稳抓干部建设”、“挖掘家长资源”是她科学有效管理班级的三大法宝。回首这六年,与精灵共舞的日子,让她很充实也很享受。2018年,她又迎来了一群小蜗牛,牵着蜗牛散步的路上有欢喜有沮丧,愿他们一起肩并肩继续奋力向前走…… 春的画卷 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501班 柴扬一(证号1010948) 指导老师 张艳华 春天是明艳的,是充满生机的!让我们去见证春天的魅力吧! 那天,我们去往横溪的风车路。路边冲天挺拔的竹子长出了新叶,一片葱茏。枯黄的老叶飘飘摇摇随风落下,去哺育它们的母亲。放眼望去,重重山峦如一道天然的屏风,云雾仍未散去,如白绸一般镶嵌在山峰之间,给这一面面绿油油的屏风增添了一抹光彩。 到达风车路后,满山的新绿扑面而来。鹅黄色的、嫩绿的茶芽相继从深绿色的老叶中钻出来,有的一叶独立,有的互相围拢,如同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有的早已冒出一大片,细闻会有淡淡的清香。 路两旁的映山红也不甘弱后。它们从绿叶中探出头来,争相开放,有的甚至已“争红了脸”。那一簇接一簇的粉红、深红,相映成趣。 最耀眼的还属归途中偶遇的桃花林。那桃花遥望一片粉红,走近,扑鼻的花香令人陶醉。一根枝干上挤满数朵桃花,风一吹,花瓣在空中飘扬,好一场桃花雨! 在这个生机勃勃、万物生长的四月天,我感受到春的温暖、轻松和愉悦! 清明的哀思 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502班 陶佳琪(证号1010956) 指导老师 俞芬 这个周末,雨刚停歇,我们全家人就上山给阿太上坟。 我恭恭敬敬地给阿太磕了三个头,将一束阿太生前最喜欢的花放在墓前。刹那间,我的眼泪簌簌落下,泪眼模糊间,我仿佛又看见阿太那慈祥的微笑…… 我的老家,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条河,阿太一辈子生活在那里。在我的记忆中,阿太见了我,总是笑嘻嘻的,还会给我做好吃的。我刚记事时,阿太常让我坐在她腿上,柔声细语地讲故事给我听,《白雪公主》、《西游记》、《卖火柴的小女孩》……每次假期回到老家,阿太总要问我:“想不想阿太啊?”我大声说:“当然想啦!”这时候,阿太就会笑得合不拢嘴。有一次,阿太还把我叫到跟前,教我做蛋炒饭。 就这样,每一次见到阿太,总是那么快乐,竟没注意到爷爷眼中隐藏的忧伤……那一天,我突然听到阿太去世的噩耗,哭着去为阿太送行。后来才知道,阿太去世前,不断地念叨我的名字…… 以后,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随爸爸妈妈去祭奠她,每一次我都会泪流满面:阿太,你在天堂还好吗? 清明话相思 张艳华 雨纷纷,欲断魂。 又到一年清明时,我跟随爸爸妈妈一起来祭拜外公。站在冰冷的墓碑前,望着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的思绪漫天飞舞…… “阿莓!”我朝外公飞奔而去。外公笑眯眯地将一大篮草莓递给我。哇,好大好新鲜的草莓啊!三四岁光景的我费力地抱着整篮鲜嫩多汁、香甜诱人的草莓,好不高兴。迫不及待咬上一口,甜津津的,顺手往外公嘴里塞一个,我和外公都乐开了花。外公最疼我了,一有好吃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年幼的我甚至还不会叫“草莓”,可外公特意留给我的大草莓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我读幼儿园大班时,外公生病住院了,还很严重。爸爸妈妈下班后会带着我去医院看望外公,那时的我天真地在病床上跳上跳下,外公却从来不说我什么。直到有一天,妈妈接到电话,外公走了。我很想问外公去哪了? 而,此时,外公就在我面前。一捧菊花,几行亲人泪。 放纸鸢,寄相思。 四月清明,气清景明,踏青郊游好时节。湖滨公园里,形形色色的风筝争奇斗艳。我的“小鱼”也加入其中。妈妈告诉我,古人也放风筝,有的人将疾病写在风筝上,希望借助风筝带走身上的病痛。可惜,我的外公已经不在了,不然我一定在我的风筝上写满外公所有的病症,一把剪断风筝线,让它漂洋过海,越飞越远,带走外公身上所有的疾病。可惜……突然,风筝线断了,一阵大风把它吹得更高更远,我想,它一定也是想念外公了。就让它带着我的思念,一起飞吧! 做麻糍 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504班 童艺言(证号1010968) 指导老师 徐畅 几场春雨后,漫山遍野长出了郁郁葱葱的艾草,它们可用来制作宁波的传统小吃麻糍。 小时候我特别好奇,这明明是草,怎么就变成了麻糍了?外婆忙着干活,顾不上和我解释,就让我在边上看着。她们将艾叶捣烂,与蒸熟的糯米粉搅拌在一起,白色的糯米粉变成了碧绿色的糯米团。 外婆把这糯米团放入大大的石臼中,然后加入一些白糖,拿起一把粗壮的石杵挥舞起来,每挥一下,就要伸手将糯米团翻个面。“一下,二下,三下……”我在边上默默地数着,外婆累得满头大汗,换外公继续捶打。我看得心痒痒的,说:“让我来试试吧!”外公把石杵交到我手上,好家伙,太重了,我使出浑身的劲,用力往下一捶,糯米团被我压得皮开肉绽,我也学着他们的样,用另一只手将面团翻面,才捶了五下,我实在没力气了,只能缴杵投降。 经过大人们的轮番捶打,青绿的糯米团终于被铺到了大大的木板上,外婆给糯米团撒上一层松花粉,然后拿起一根擀面杖,开始慢慢擀这个巨大的青团子。没多久,擀成了一个长方形,高约1厘米左右的大面饼。外婆拿起剪刀,把大面饼剪成了一块块菱形,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边。 我立马抓起一块,咬上一口,滑溜溜、软绵绵的,糯米和着白糖的甜味、松花的香味、艾草的清香,带来一种久违的熟悉的记忆,令人神迷。 清明趣事 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505班 王子心(证号1010970) 指导老师 朱小芬 清明节,我们全家聚到奶奶家,瞧!一大盆松花粉,冒着热气的黑芝麻,一大团青色的面团,还有几个各式各样的模具。我们要做青团了。 首先,我从青色的大面团中揪下半个拳头大小的小面团,用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下,从中间塞入一勺香喷喷的黑芝麻,然后再把旁边的面团往中间推,形成一个圆,把青团往松花粉中一滚,最后往模具中加入一点点松花粉,把青团往里一按,一个青团就做好了! 妈妈告诉我,用艾草做圆青团,象征着团团圆圆。我听了又做了好几个。“你们在干什么?”捣蛋鬼弟弟向我扑来,我赶紧往旁边一闪,弟弟“刹车”不稳,一头撞倒了桌上的松花粉盆,松花粉撒了弟弟一身。“阿嚏”!天呀,弟弟打了一个喷嚏,松花粉像浪潮般向我们扑来,我赶紧躲到了沙发背后。过了一会儿,松花粉渐渐散去,我出来一看。“哈哈……”弟弟那狼狈模样儿引得我们大笑起来。 “快,我们把它们放进蒸锅。”奶奶忍住笑,指挥着弟弟把青团一个个放进蒸锅。趁着上蒸锅的时候,我和爸爸下楼放了会儿风筝,在我们一起的努力下,那个美丽的花蝴蝶终于飞上了天。希望所有的痛苦和不幸跟着花蝴蝶随风而去呢! 回到家,香喷喷的青团被端上了餐桌,我赶紧拿了一只,一口下去,香里带糯,甜蜜无比。 本版组稿 邱隘实验小学 邱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