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4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科德育典型案例选登⑧

做一个有信仰、 有思想、有担当的人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为例

    赵丹 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

    【教学过程描述】 

    第一个环节

    【以史为镜】

    (播放视频)《建党伟业》中五四运动爆发,学生誓死声讨卖国贼。

    师:你知道视频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吗?

    学生:五四运动。

    师: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谁能帮大家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简单复述。

    小组合作:总结五四运动的核心价值观。

    合作探究:这些核心价值观在拉开中国新民主主义大幕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用这样一个学生熟知的历史事件引入,并结合历史知识对爱国主义、科学、民主、自由、奉献等核心价值观作用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第二个环节

    【以人为镜】

    有些人(一):(图片展示)不学无术的无所追求的人、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人、路遇不平漠视不理的人、盗用国家资财挥霍无度的人……

    问:这些人思想生病了,如果你是医生,他们的病根在哪?

    通过诊断病因,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变化,思想领域也呈现出了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特点,越是这样,越需要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由此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意义的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用24个字概括当代中国精神,这是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相结合的,也同解决时代问题相适应。

    运用生活中出现的价值观缺失现象,引导学生追究原因,在讨论与分析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有些人(二):(视频)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视频节选……感动中国这些人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身边的人、爱着正在做的事、爱着伟大的祖国,他们不因得到了社会和国家认可而骄傲,他们因为自己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而幸福。

    问题1:你想成为哪类人?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人的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认识青年人更要学会思考: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第一粒扣子。

    问题2:怎么才能成为心目中的人?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实现路径,引导学生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问题3:感动中国人物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品质?(爱国、爱岗敬业、奉献……)

    学生在交流后会发现,他们身上的精神无论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还是助人为乐的爱人精神,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可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本环节通过两类人的对比,思考与讨论你要成为怎样的人?怎么成为?让学生能够在思考与研讨中,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路径。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知得失。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明白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信仰、有思想、有担当的人。

    【德育观点评析】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当前社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提高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中,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所以,教学内容符合学生需要、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教学实施符合学生发展。本课教学内容给学生的感觉是抽象、空洞,很容易引发学生的习惯性排斥,所以,在备课中,应该侧重如何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接地气,变得有血有肉,能打动学生的心。

    教学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在“问题一探究—交流—整理”中主动建构知识、自主生成知识。如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事件、人物应该是很好的突破口。用事件和人物丰富课堂,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会让教材的理论知识更接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容易让学生形成价值认同、政治认同,进而积极参与实践,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于是,本课内容通过以史为镜、以人为镜两个教学环节,由五四运动讲起,让学生在重温历史中,深层次挖掘五四精神进而更好地理解不同时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再通过两类人的对比,说明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通过讨论交流如何成长为自己心中的那类人,概括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要关注学本科核心素养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学科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教学要与时俱进,着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成立德树人目标。课堂教学只是一个契机,我们需要利用好这个契机,引发学生思考,开启他对未来规划的思考,并为他选择人生道路提供指引,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