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缤纷校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4月1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天一节体育课 在校锻炼1.5个小时

这所中学是怎么做到的?

学生在打篮球。 通讯员供图

    体育课不稀奇,可是“大体育”听上去很新鲜。近日,镇海区澥浦初级中学提出了“大体育”的概念,不但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而且还开发中午的体育休闲时间,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达到1.5个小时。与此同时,澥浦中学还在体育教育上面采取分层模式。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沈玲平 钟双凤

    关键词:每天1.5小时

    今年,澥浦中学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在开足开齐各门学科课程的同时,全面整合学习时间,保障每个班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时间。同时,根据学生需求,学校又开发中午的体育休闲时间,每个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达到1.5个小时,即每天一节40分钟的体育课、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以及中午20分钟的体育休闲时间。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午20分钟的体育休闲时间,学校的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乒乓球场、体操器械区等遍布师生活动的身影,阳光下的校园充满健康的欢笑。

    关键词:2+3模式

    所谓2+3模式,“2”是指常规的体育课,课堂教学突出“学、练”,实现以学明练,以练促学;“3”是指大体育课,每个班每周会有3节大体育课,大体育课是整个年级同时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的能力及特点进行项目化、层次化的分组选项教学为主,突出“练、赛”,实现以练代学,以赛促练。

    以初二体育课为例,结合澥浦中学的排球教学来说,澥浦中学体育团队积极推进“排球大单元”教学,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排球运动技能为目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排球水平,从高到低分成五大组。水平最高的组可以自行开展排球比赛,水平较低的组通过单一技术和简单组合技术的学练,提高技术动作水平。各水平层次学生分别练习适切的内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改变以往“教师教”为“学生学练”。

    这一举措,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革新,是对“因材施教”的大力诠释,更是对每一位学生身体素质的担当负责。

    关键词:学练赛评

    为保障“大体育”课程模式有序、高效、高质,学校全力构建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校园体育群体活动。

    近期,澥浦中学组织各班级进行“两操”及“室内操”班级竞赛。声势浩大、整齐划一的跑操比赛令人眼前一亮,眼保健操比赛更是将体育教学落实到了细节。

    澥浦中学校长杨峰表示,学校将以大体育课程体系建构为抓手,全面推进体育工作发展,同时促进区域内的衔接和联动,把学校建成最具体育特色的健康乡村学校,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有一至两项运动特长、具备一定的运动风险防控能力、具备高尚体育道德的健康学子,同时把学校“大体育”课程模式作为一种范式,探索以体促教、以体育人的五育并举闭环式育人模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