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们在“生活小镇”里成为“糕点师”。 通讯员供图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虞波儿)“哇!这里有个大厨房,哥哥姐姐们在做彩色馒头,好香啊!”“学校里还有邮递员在送信,我也想玩!”这到底是什么地方?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惊叹不已,直呼“不想回家了!” 原来,北仑区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近日参与幼小衔接活动时,走进北仑泰河学校少先队“生活小镇”,“小镇”里精彩纷呈的课程活动把他们牢牢吸引住了。 少先队“生活小镇”是泰河学校新建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设备先进,资源丰富。 这个宝藏“小镇”拥有红领巾环旅邮局、红领巾1013e站、现代化家政会客厅以及C+C布艺工作坊,内设生活自理、职业体验、手工创造等数十个劳动体验项目。同时“小镇”开发的一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兼顾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形成良好的劳动技能。 在红领巾环旅邮局,依托红领巾成长学院,1:1真实还原邮局的运作模式。通过投简历、竞争上岗的模式,邮局招募局长、副局长、营业员、邮递员等8个工作人员,他们穿着绿色的制服各司其职。在各自的岗位上,邮局工作人员分工合作。 每天中午,邮局正常对外开放,营业员在柜台前帮助学生在信件上加盖校园邮戳,以此作为流通的依据。到了周五早上,营业员开箱按照要求分拣好信件。周五中午,邮递员到分拣柜拿取信件,打着铃铛在校园内进行派送。 学校负责人介绍,在少先队“生活小镇”,学生通过沉浸式的劳动体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当学生拿着刚出锅的“花式馒头”,激动地说出“我要把自己亲手做的馒头带回家给妈妈尝尝”的时候,潜移默化间让学生学会感恩。 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的实践中,泰河学校希望通过多彩劳动课程的开展,让儿童在劳动教育中塑造健全人格、发现劳动价值、提升劳动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