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职教迎“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职院校快速扩招 职业本科稳步发展

职业教育不是“断头路”

康邦成(左二)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夺金。

董可雷

王超军

    说起职业教育,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往往会将其与中专生、大专生联系起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4月份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也提出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这些信息让原本对读职高非常无奈的家长心里多了一些底气。读了职高,想要继续升学的,同样有路径,职业教育并不是“断头路”。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王亚达

    单独考试是中职生升入高校的主要途径

    4月12日上午9:00,浙江省单独考试技能理论考开考。据统计,宁波全市共有8502名中职考生报名参加。单独考试是中职毕业生升入高校的主要途径。浙江单独考试由文化课考试、职业技能考试两部分组成,这些考生将由最后的总成绩决定是入读大专还是本科。

    从2019到2021年,连续三年,高职院校扩招,每年扩招超过100万人。此外,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了27所高职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2020年,宁波31所中职学校,共有1031人考上本科,创下历史新高。这其中,通过单独考试进入本科的共有842人,占绝大多数。

    鄞州职教中心的本科率近年来不仅在宁波市的职高中首屈一指,在全省职高里也名列前茅。近三年,482人考上考本,毕业的学生中出了10位硕士研究生,被誉为职教牛娃。今年,学校的老师们就收到了3位毕业生发来的研究生喜报。

    2013年中考后因6分之差与普高失之交臂的董可雷,成了鄞州职教中心机电1班的学生,2016年,董可雷考入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今年3月,他收到了浙江师范大学待录取通知,具体信息为: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加工制造方向硕士研究生。

    “我自己是从中职学校出来的,这段经历让我想将来也从事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工作。”董可雷说。随后,他将自己研究生被录取的信息发送给了就读鄞州职教中心时的班主任俞雪雅老师。

    “在我心中,职业教育是一种偏向于职业技术的教育,职高和普高相比,只是方向不同,并不存在高低之分,但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偏见,让职业教育得到更多人的尊重,需要更多人为之付出努力。”

    还有这些途径进入高职或本科

    除了单独考试,中职、高职、本科的职业教育体系下,还有另外几种模式。

    中本一体化:职高和本科连着一起读,三年在某个职高,四年本科在某个高校,不用参加高考,直接升入本科。因此,中本一体化也是职高里分数最高的一批孩子。不过,目前宁波开设中本一体化的职高并不多,主要有宁波外事学校的学前教育,本科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宁波职教中心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本科在浙江科技学院就读;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在浙江万里学院就读;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的护理专业,本科在浙江师范大学就读。

    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一体化:这就是职高和大专一块读了,同样不用参加升学考试。相对中本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在职高中更多一些。

    普职融通班:宁波很多普高和职高联合开设有普职融通班,普职融通班的概念就是职高里有愿望去普高的孩子,有机会在高一结束以后通过考试进入普高,但是目前来看真正能进入普高的学生比例比较低。

    来自全国的数据显示,我国技能人才占就业总量的26%,然而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省级,企业自动化程度再上新台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提升。如何解决这一供需矛盾?除了加强技能人才的再培训,迫切需要从人才培养的源头上抓起。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凸显其重要性。

    技能取胜 也是一条康庄大道

    以上方式升学之外,对于入读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另一个成才的路径是以技能取胜。

    3月30日下午,“技能大师进校园”活动在镇海区职教中心举行,活动现场,新成立的镇海区技能名师、技能大师工作站揭牌,6名技能名师、12名技能大师获颁聘书。技能名师、大师工作站设在位于镇海区职教中心校园内的镇海区公共实训中心,首批获聘的技能名师、大师涵盖了焊工、钳工、数控车工、化工总控工等区内主导产业紧缺工种。其中,一名技能名师是镇海区职教中心的伊水涌老师,一名技能大师是毕业自镇海职教中学的王超军。

    未满30周岁的王超军已经收获了“宁波市首席工人”“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浙江金蓝领”等荣誉。在宁波正度传动电器有限公司任技术部科长的王超军,参与了公司按摩椅机芯的开发工作,以及各类变速箱体的加工制作和设计。说到自己的成长,王超军说,离不开在镇海职教中心学习期间参与竞赛的经历。

    2011年,王超军代表镇海区参加宁波市中职组数控车工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同年,代表宁波市参加全国中职组数控车工技能竞赛,一举夺魁,实现了镇海区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数控车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也是镇海职教中心在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得的首枚金牌。毕业后,因为出色的专业技能,他受学校邀请留校任教,几年后进入企业,成为技术骨干。他用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来告诉学弟学妹们,匠心铸就梦想,技能成就未来。

    这些年,宁波职教力量在全国技能大赛、乃至世界技能大赛上争金夺银,表现出了很高的技术素养。2020年12月,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宁波教育系统拿下了1金、1银、2铜牌,8人入围国家集训队,5人获国家技术能手称号。多年来,部分学生通过技能大赛得奖获得面试升学机会,也有的学生因为技能大赛上的出色表现,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有了较高的起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