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4月2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夹带广告本就是教材底线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发布2021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要求中小学教材中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各地要加强对教材使用情况的检查,对未按相关规定选用、使用教材的地方和学校要严肃处理,责令纠正。(4月21日新华社)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材在数量上占据着绝对优势,有着广泛的中小学生阅读群体以及背后的家长。但是,从维护教材的纯粹性,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角度出发,不夹带商业广告本就该是中小学教材的底线。

    如前所述,由于中小学教材受众较多,任何商业广告的投放必将带来极大的市场效应。但这种夹带广告的做法,显然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与教材的形象背道而驰。《广告法》规定,针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不得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广告商品或者服务。由于教材之于学生和家长的“权威地位”,由于教材系中小学生随时需要查阅的书籍,刊载在教材中的商业广告必然会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诱导。尤其是一些教辅类广告更可能给人以“官方指定”教辅的错觉。

    此外,由于教材多系政府采购,由学校统一发放,带有“官方背景”。那么,一旦夹带的商业广告存在虚假广告等违法情形,既会严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也会让学校、教材采购部门承担法律责任,损害教育部门的公信力和信誉度。

    其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明确强调,不得在学校、幼儿园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商业广告;不得利用校服、教材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商业广告。这次教育主管部门再次予以强调,可谓是对相应规定的重申,是对教育机构的着重提醒。只有严格落实这一规定并严肃处理违规者,才能让学生的书本上少些铜臭味,不被商业广告转移精力,能够专心致志学习。史洪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