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金报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4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出台全国首个幼儿园托班管理指南

幼儿园托班以后这样办

除了“带带牢” 如何照护也有了细则

长丰实验幼儿园托班小朋友正在户外运动。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幼儿园托班管理指南(试行)》(下称“《管理指南》”)的通知。这也是全国首个幼儿园托班管理指南。

    哪些幼儿可以托管?托班设立条件有哪些?保教工作如何开展?在《管理指南》中,都能找到对应说明与要求。

    “幼儿园有幼儿园的特点,托班亦有托班的特点,要按照保育教育的规律,尊重孩子的成长发展。”省教育厅基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浙江省出台《管理指南》,是从硬件、软件、师资配备等多方面简明扼要的为托班管理‘划重点’!”

    那么,宁波的幼儿家长、幼儿园以及幼教专家如何看该《管理指南》的出台?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陈嫣然

    家长说

    为孩子选择托班有了新参考

    “能去幼儿园上托班,肯定是我们家的首选。”家住镇海的王女士有个3岁的女儿,今年9月正式上幼儿园小班,目前,孩子正在小区附近一家幼托机构上全日托。

    “最早去的是镇海实验幼儿园的亲子班,我挺满意,毕竟公办幼儿园的环境、师资都有保障,但亲子班要家长陪同,对忙于工作的父母就不太合适。”王女士说,自己先后共看了四五家幼托班,“双语的,太贵,一个月要4000多元,品牌响的,离家太远,接送不方便,最后还是去了朋友推荐的这家,2400元一个月,步行几分钟就到。”

    女儿上托班,王女士也是有要求的,卫生要好,老师要耐心,但看了《管理指南》,她连连摇头,直言“外面的幼托班很难达标”。

    王女士女儿所在的托班教室面积在30平方米左右,共15个孩子,2个老师,这与《管理指南》中提到的“幼儿与保教人员配比不高于7:1,室内面积人均不少于2.5平方米”仍有距离。

    王女士说,自己和身边不少家长的想法差不多,对外面的幼托机构要求并不算高,只求“带带牢”,“现在省里出了这个标准要求,就能让更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托班时,心中有杆秤。”

    家住海曙的杜女士也曾把孩子送入外面幼托机构,因为教师和保育员流动太大,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以,她非常认同《管理指南中》提到的“遵循2—3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她希望越来越多的托班可以按照《管理指南》施行,让孩子得到科学的教养。

    园长说

    对设有托班的幼儿园 具指导意义

    长丰实验幼儿园的滨江湾园区是所“公办民助”幼儿园,去年年底开园,现开设了一个小班、一个托班。

    “原则上,目前公办幼儿园是不可以办托班的。因为我们是新园,中大班都还没有,在班额充足的情况下,解决周边适龄幼儿的入托需求才开设的。”园长汤晶晶说,托班不超过20人,月龄在24个月-36个月,但她留意到,《管理指南》中对托班编班有了更详细的建议:一般按照25-36个月编班,也可以按照25-30个月,31-36个月编班。“我们最近发现,打进电话咨询托班的家长比小班家长还多,今年计划继续扩招到两个托班,到时看看孩子们的月龄分布,可以的话,会考虑按照《管理指南》的建议来分班。”

    和其他性质的托班相比,幼儿园的托班格外受家长青睐,究其原因,专业的师资配备是重要因素之一。

    汤晶晶指出,0-3岁儿童与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是大不相同的,作为托班老师,更要注重与孩子间的情感建立,给予更加细致耐心的照顾呵护,也要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做好与小班自然衔接的准备。她表示,如果未来有针对托育教师和保育员的专业培训及评价体系,那么将会更快推动托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探索建立

    托幼一体化新模式

    “《管理指南》的出台是一个清晰的信号,标志着浙江省托育政策的落地,教育部门对托育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给予指引。”王静燕是江北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她说,与其让家长在良莠不齐的托育市场擦亮双眼,选择正规优质的托班,倒不如政府部门提前规范市场,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与汤晶晶和王静燕相比,潘火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许宏亚,则更关心《管理指南》的落地实施。

    在许宏亚看来,《管理指南》提出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是符合眼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这不仅意在解决很多双职工家庭带娃难的问题,也为各类各级幼儿园托幼一体化的探索建立指出新方向。

    “孩子从托班到大班,一直在同一所幼儿园入读,因为环境熟悉,一定程度上会减轻托升幼的分离焦虑。”许宏亚认为,在《管理指南》的指导下,更多富余存量资源的民办幼儿园可以增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同时,还可以对现有的托育机构实行机构等级评定、奖补政策实施、运营监督管理等“一体化”服务与监管。

    专家观点

    托班不再是“带带牢” 还要“回应性照护”

    鄞州区教育学院师干训中心副主任陈旦映自1988年起从事幼教工作,当看到浙江省出台了全国首个《管理指南》时,她也马上关注了,“基本上托班的各个方面都涵盖到了,从入托的年龄、班级的规模、班级环境、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让托班管理有了指导。”

    其中,“回应性照护”这条让陈旦映很受感触。

    “因为2-3岁的孩子还不具备足够清晰的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托班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及时回应,《管理指南》中明确要求‘一日生活中,保教人员与幼儿要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个别交流,及时观察与细心解读幼儿的动作、表情、声音和言语表示,并及时给予积极回应’,让托班老师更加清楚自己在保育上的工作标杆。”

    陈旦映说,家园合作这块要求也是真正站在了家长的立场考虑,“建立家园沟通合作机制,通过日反馈等方式,及时沟通孩子的身体状况、情绪表现等生活情况。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在日常养育、亲子互动等方面的能力,正是现在绝大部分家长希望从幼儿园获得的。”

    “关于托班的管理过去没有统一标准,有了这份《管理指南》,幼儿园或者托育机构可以对照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整改,家长也可以将此结合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让我们的孩子度过健康美好的幼年时光。”

    划重点

    《浙江省幼儿园托班管理指南(试行)》细则节选

    入托条件

    年龄原则上为24个月及以上

    班级规模

    每班不超过20人

    人员配置

    幼儿与保教人员配比不高于7:1

    设施设备

    配有活动、盥洗、就寝等空间。室内面积人均不少于2.5平方米,户外活动空间人均不少于3平方米。

    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

    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尽可能多的把活动安排在户外进行。

    促进幼儿身体发育

    制定膳食计划和科学食谱,为贫血、食物过敏等幼儿提供特殊膳食。

    赋予师幼关系以亲情

    关注2-3岁幼儿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及时预警。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