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着力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这是记者25日从教育部获悉的信息,简而言之,体育锻炼时间,加;书面作业总量,减。 □综合新华社、微言教育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根据教育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 通知指出,学校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通知还要求,严禁校外培训作业。各地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 北京小学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明新认为,作业不但有书面的,还包括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劳动实践等,应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记者从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6-202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逐步提升”趋势,2016—2020年优良率由26.5%上升至2020年的33%,上升6.5个百分点。各学段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近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应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通知指出,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 通知还要求,要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王登峰表示,此次通知文件出台的背景,在于进一步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外锻炼实效持续改善,校园体育文化蓬勃发展,95%的学校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