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新疆库车支教的鄞州职教中心老师陈王玲最近挺开心。目前,因为自己曾经教过的两名学生朱佳燕和蔡寒先后发来消息,告诉她考上研究生了。 “为她们感到高兴,也是没想到她俩上了大学以后,会那么‘大尺度’地拼命。”陈王玲说。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王亚达 五年同窗 她们有很多的共同话题 高中阶段,朱佳燕、蔡寒入读的是鄞州职教中心中高职一体化——13级电子商务“3+2”班。 “中考的时候,我的分数离普高线差很多,父母觉得我今后能有个大专文凭就差不多了。后来专升本,家里人很开心,当听说我要考研的时候,我妈说我是不是疯了,她觉得我考上本科已经很好了。”回忆这几年的经历,朱佳燕自己也有点感慨。 在班主任陈王玲老师的印象中,朱佳燕是当年班上的“乖乖女”,个子不高,学习投入。蔡寒则是班长,做事雷厉风行,口才极佳,曾多次在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是当年小有名气的一个学校创业明星。高中学电子商务,她通过自己所学帮虾干滞销的父亲做电商,几个月就销售出去10多万元。 三年职高学习结束后,朱佳燕和蔡寒一起进入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电商专业,朱佳燕了解到有一个专升本的机会,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班长蔡寒,两人一拍即合,并在后期的学习上互相勉励、督促,通过两年结伴而行的努力,朱佳燕升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就读市场营销专业,蔡寒则选择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回想奋斗经历 她们说“越努力越幸运” “我始终放不下学习,那个过程可能只有少数人能够体会到。”2020第一年考研,朱佳燕由于学习方法和底子原因,考了331分,离国家线差14分,距离心仪的大学更是差了将近40分,落榜后的她在家足足睡了一整天。她怀疑过自己,想过放弃,但最终决定再考一次。 这期间,朱佳燕听取蔡寒的建议,一边兼职一边学习。 如今的朱佳燕,已经是甬城一家知名二手房企业的销售。“如果不选择升学,目前的工作也不差。”记者了解到,朱佳燕在大学阶段就开始兼职挣学费,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如今,做了五年同窗的两位姑娘,朱佳燕拿到内蒙古财经大学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双录取通知,蔡寒则凭借自身的综合素养,被西交利物浦大学录取。 一路从中职走到研究生,说起最想跟学妹学弟分享的一句话,这对姐妹花选择同样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新闻多一点 从职高生变成教育研究生 他说,职高三年改变了他 董可雷,鄞州职教中心13级机电1班学生,2016年考入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近日,被录取为浙江师范大学攻读职业技术教育的硕士研究生。 7年前,这位出生在姜山镇茅山农村的孩子,中考后以6分之差与普高失之交臂,经过考虑,他进入鄞州职教中心。 时任鄞州职教中心机电1班的班主任俞雪雅老师回忆说,在高一下学期的一天,因为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俞老师严厉地批评了包括董可雷在内的一个寝室同学。 那一次批评事件,董可雷印象深刻。“记得我在俞老师的办公室里痛哭流涕。”这个大男生毫不掩饰当时的“窘态”,“也是从那一天起,我憋了一股劲,下定决心要把学习搞上去。” 之后,凭借不断上升的学习成绩,董可雷在高三阶段分流去了高考班。当年,董可雷的技能高考项目是钳工,一开始成绩不是最好的,所以经常在实训室里独自加练技能。有一天,他专注练习,没有意识到时间已经很晚。这个时候,班主任卢老师来到实训室,静静地陪着他练完一个过程。 “回想起来,非常感谢职高的两位班主任。俞老师骂醒了我,卢老师则在技能高考时给了我温馨的陪伴。”董可雷说。 也许是受自己职高时两位班主任老师的影响,董可雷希望当一名职教老师或职业教育的研究者。“在我心中,职业教育是一种偏向于职业技术的教育,职高和普高相比,只是方向不同,并不存在高低之分,但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偏见,让职业教育得到更多人的尊重,需要更多人为之付出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