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米娜 |
 |
陈佳琰 |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从1919年到2021年,时光走过了一个世纪,“五四”精神不曾褪色,青春之歌也依然绚丽嘹亮。 今天,让我们走进宁波高校,看看当代青年是如何唱响他们的青春之歌,聆听他们的青春故事! 这其中,有知冷知热又知心的高校辅导员,架起民族融合的“桥梁”;也有国旗护卫队首位女队长,带领同学们守护青春爱国力量。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王冬晓 通讯员 徐晓彤 张晓雁 林丹虹 高校辅导员 知心“娜姐”架起民族融合“桥” 1986年出生的米娜瓦尔·艾力,来宁波已经10余年了,目前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米娜工作室的负责人。在刚刚揭晓的第十四届“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名单中,她榜上有名。 2006年,20岁的维吾尔族姑娘米娜来到宁波大学求学。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中,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温暖着她的心。伴随着对宁波的了解,她慢慢喜欢上这座城市。毕业后,她留校当了一名辅导员。 2011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首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急需一名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融入学校、融入宁波的专职辅导老师。得知消息的米娜,第一时间报了名。 说起原因,米娜动情地说:“宁波温暖着我,我也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少数民族学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更好地在这里学习知识。” 虽然是大学辅导员,但同学们更喜欢叫她“娜姐”。因为她那满腔的热情和个性化帮扶,成为少数民族学生心中知冷知热又知心的姐姐。 经过探索,米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分层、分类、分时段”服务管理,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和薄弱环节,从语言能力提升、专业课程学习、就业指导帮扶三方面入手,帮助大家提升综合素质,更快更好地融入宁波。 2017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米娜工作室”,为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专设了一个家园。米娜说:“融入更要融合,融合就需要我们更多担当社会责任。” 为此,她牵头成立多个公益团队,包括全省首支少数民族大学生城管义工服务队、“护河队”等,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成立了舞蹈团、足球俱乐部等社团。然后,通过“校地共建”等模式,和学生一起走进社区,走入社会,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 “米娜工作室”的模式和育人成效,得到高度评价。她荣获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国家教育部“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浙江省首批“和谐融入之星”、宁波市高校“优秀思政工作者”等荣誉。 铿锵玫瑰 这支国旗护卫队有个女队长 近日,烈日下的操场上,铿锵嘹亮的女声“正步——走!”引人注目,顺着声音找去,原来是宁波工程学院国旗护卫队队长陈佳琰正在给队员进行日常训练。 陈佳琰是宁工国旗护卫队自成立以来的首位女队长。说起她的经历,队员们都赞叹不已。 受姐姐从军影响,她从初中起便有着深刻的军营情结。初高中军训皆是优秀学员的她,在大学依旧毫不逊色地成了军训标兵,但这些弥补不了她未能进军营的遗憾,直到在新生迎新晚会上看到身着戎装的国旗护卫队飒爽英姿。在那一刻,她便下定决心要将爱国情怀与军营梦在这支队伍中生根发芽。 通过层层推荐选拔,她如愿以偿地穿上了那身沉甸甸的橄榄绿,由于训练出色,她被选为了护旗手,肩上多了一把枪,心中更是燃起了无限的责任感使命感。 在宁工的校园里还有很多像陈佳琰一样的同学,组成了一支极具青春爱国力量的国旗护卫队。他们不仅肩负着学校日常的升降旗任务,还多次出色完成了校运动会、国庆典礼等大型活动的升降旗仪式。这支充满正能量、承载着守护国旗神圣使命的青年队伍是宁波工程学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