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我是班主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5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作业太慢 妈妈急得想辞职

班主任用这个办法帮他成长

    孩子比较好动,心智幼稚,注意力容易分散,虽然上了小学,但就是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不能有效地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渐渐地成了班级的后进生。

    如何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学习自信心?这里有个案例,看看班主任老师是如何改变孩子的。

    孩子的故事 

    孩子不适应校园生活 妈妈急得想辞职

    小岳是一个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他是一个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小男孩。一点点动静就能分散他的注意力,上课的时候人在,心却不在,从来不能端正地坐好,要么咬手指,要么背靠着椅子东看西看,要么就在桌面上把一块橡皮切得极细极细,手经常脏得像浸过颜料。

    同学打闹中总有他,虽然经常是被欺侮的那个,但他不会接受教训,下次还是会去凑热闹。中午自习时基本不读不背,口算也懒得做,总是先玩后学或边玩边写。简单的读读背背的家庭作业,其他同学半个小时即可完成,他经常要拖到深夜,看似在学习却目光呆滞,同类问题经常出错。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小岳还是适应不了小学的学习生活,每天放学后都要留下来补课堂作业。他妈妈一到放学点,就给我微信留言,焦虑地询问:“老师,今天小岳的作业完成了吗?”看着信息和眼前还在咬笔头补作业的小岳,心中泛起一阵苦涩。我知道他的妈妈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儿子的表现,希望孩子在校好好学习,准时完成作业,却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帮助她的孩子。有一天,他妈妈甚至还问我,如果她辞职会不会对小岳有帮助。听了令人更加心酸,我跟小岳妈妈说,靠每时每刻的管着是徒劳的,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辞职没有必要,我们一起再想想办法。

    我的观察 

    幼儿园时 没有设立规矩意识

    小岳的这种表现是怎么导致的呢?经过观察和翻阅相关书籍,我觉得小岳的整体表现主要来自三个层面的原因。

    首先,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幼儿园时任孩子自由玩耍,没有设立规矩意识,没有营造学习的氛围。

    其次,家校联系不够紧密,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此外,我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缺少方法的引领。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直接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机的联系,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教育。我要重视小岳身上存在的这个问题,通过家校互助,一起寻找方法,促进孩子的成长。

    我的行动 

    仔细观察,家校沟通

    作为小岳的班主任兼德育导师,我和他的家长一直都有沟通,了解到这个孩子家庭条件优越,父母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爸爸还是大学里的讲师。但是在幼儿时期,小岳深受长辈溺爱,事事都由家庭其他成员帮助完成,导致他缺少主动学习的习惯,心理成熟较慢。为了让小岳能主动学习,他爸爸有一段时间每天中午就来教室盯着他,有人盯着,很快就完成了语文的拼音、字词过关和数学的口算。但没有人坐在身边看着时,若只靠老师的口头提醒,不管你提醒多少遍,对他来说只是耳旁风罢了。放学时检查作业,什么都没有完成。父母对他的表现也很无奈。

    重新审视,寻找优点

    此时,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重新定位小岳。其实撇开这些表现,在我眼中,他热情善良,烂漫天真。每次我(语文老师)要听写词语了,其他同学翻开自己的听写本写日期和序号,他会敏锐地发现老师没有带词语纸,迅速把自己贴着词语纸的本子送上讲台,让老师可以报要听写的词语。哪个小朋友因为铅笔橡皮没带写不了作业,他不管自己另外还有没有,只要手上有一支铅笔、一块橡皮,绝对是箭一样地送上去。每次做值日了,他都会帮搭档拿好扫把。这样的小岳,我不能否认对他的喜爱。他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问题,是因为在上小学之前,家长对他保护得太好,没有对他明确好要求,从而没有做相关的准备,这是一种新生入学心理性适应障碍。

    幼儿园的生活和小学的学习生活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我想帮助他尽快完成“过渡”,我想让他变得自信,变得优秀。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于是我和他的父母就更加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家校一致,让教育坚固起来。

    家校联系,提高自信

    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本家校练习册,用来记录回家作业,最后两栏是“老师的话”和“家长的话”。为了督促小岳这样的孩子在家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保护他的自尊心,我在全班发动了“自己记时间,父母来评价”的自主学习倡议,要求在每一项的学习任务后面记上所用的时间,通知家长在“家长的话”这一栏里写下对孩子完成情况的总体评价,并记录总用时长。有了这个比赛,小岳记得放学前要抄入家校练习册。第二天批阅家校练习册的时候我就会特别注意小岳是否抄全,有没有记录时间,与他前一天的情况进行对比,只要有进步,就及时将鼓励表扬的话写在“老师的话”这一栏。如:

    “这次把学习任务抄得很完整,很棒!”

    “这次抄写的字有进步,写得非常清楚!”

    “明显比前一次速度快,继续加油!”

    另外,我事先和他的父母打好招呼,建议他们如实反映,不要指责贬低,尽量挖掘孩子的进步之处。他的父母也会认真地在“家长的话”这一栏里写下小岳完成作业的情况,如:

    “今天背书还不够熟练,不过认字很顺畅,听写正确率很高,明早再复习下,应该没问题。”

    “老师,摘抄好词我们换成了抄一小段话。增强他的语感,和你报备。”

    “今天孩子身体不舒服,还有一项学习任务没完成,明天补。”

    就这样,让小岳看到父母和老师的话,他会意识到在家表现老师会知道,在校表现父母也能了解,只要自己好好争取,老师和父母都会夸奖自己,渐渐地,动力就会更加足了。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小岳基本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脸上的笑容也更加自信了。

    班主任说 

    利用家校联系册对话,家长老师多沟通,这种方法适合像小岳这样平时否定声太多的孩子,他会看到老师和父母对他的关注,愿意接受现实并努力,夸奖声和鼓励声慢慢压倒否定声,学习的快感和自信与日俱增。

    小岳只是众多需关注孩子中的其中一个,班主任肩上的责任重大,要走的路还很长。每个人总有不完美的地方,孩子更是如此,家校互助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只有德育落实到位了,教育才会跟着坚固。笔者将会在德育实践中做更多的思考,总结更多的方法,将德育贯彻到底。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