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冰洁 |
 |
张冰洁和孩子们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 |
在孩子们心中,她无所不知,是一个永远问不倒的老师;在孩子们眼中,她温柔爱笑,一举一动都是自己模仿的“爱豆”。 她,就是北仑区长江小学语文老师张冰洁,一位年轻的95后老师。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王月红 ●家委会推荐理由 “我家的孩子对老师是非常崇拜的,每次学什么一回家总要教我,一开口就是张老师说……”邵妈妈说,张老师不仅上课生动有趣,而且总能抓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爱学,想学,有强烈的求知欲。 宁波市北仑区长江小学语文教师 个人学科论文获浙江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19(第9届)中国教育系统(基础教育)年度论文评选”三等奖,心理论文获区二等奖。 “幸运大转盘” 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光盘了就会有一个章,二十个章能换一次大转盘!” “作业得到了‘优’也有!字写得认真得‘优’能得两个!” …… 说起班级的“幸运大转盘”,202班的同学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每次双周周五的班会课无疑是他们最期待的课之一,因为这一节课张老师会把大转盘从书架上拿下来。 转转盘的队伍里,有平时成绩不错的孩子,也不乏处于中下游的孩子。“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第一年,我就接手了这个班,一年级的孩子,对小学充满着向往,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老师肯定的期待,实在不忍心看到他们那种失落。” 刚工作的张冰洁一开始在墙上贴了一张巨大的评价墙,至于评价的内容,不外乎是学习、卫生、纪律、运动等,学生达到标准,就在他名字后面贴一颗星星,星星越多表示越优秀。 “我自以为这一套别的老师屡试不爽,我肯定也用得来。因为所有的指标都是我安排的、希望学生达到的,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评价学生,每一个学生就像是工厂生产的机器,我们的教学楼就是一个生产车间,但是这样和我的设想背道而驰。”她有点困惑。 她试着做一些改变,于是在一次班会课上制定了“盖章”的制度,光盘、被表扬、上课举手发言等均可以拿章,“每一个孩子身上的裂痕都可以变成花纹”,这样操作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优点。 除此之外,张冰洁每个小组安排了一个组长,每个组长手里都有一个章,获得章的同学直接找组长盖就好。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同时老师自己也减轻了工作量,可谓是一举多得。 纸短情长 教导孩子们让爱通过笔尖流淌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个性可谓是大不相同,在和学生的交流上张冰洁也是想了很多办法。 “很多孩子其实不是故意惹老师生气,他们看到我生气难过其实也是很在意的。”张冰洁笑着说。她至今仍记得一个学生家长对她说过的话,其实孩子们很在乎她的感受,但苦于无法表达。于是张老师借用每年写评语的契机,给每个孩子手写了一封信。 每一次期末,学生总是盼着张老师的信。没有华丽的词藻,一支笔、一张纸加一个小小的印章,张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了对孩子们的爱和殷切希望。 “写信的时间很长,一般都要一两个月,我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写,反映真实情况,得有真情实感。”张冰洁说,小学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作为班主任,给同学们写信既是对每一个阶段孩子们的告别,也是对下一阶段的鼓励。从带上这个班以来的三个期末,孩子们都收到了属于自己的独家信件。 在张冰洁的影响下,202班的同学们也开始习惯用纸笔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班里一个小名果果的女孩子得知妈妈要去云南出差,给妈妈写了一封制作精美的信,悄悄地塞在了妈妈的行李箱中。当果果妈妈在行李箱中看到这封信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高兴地和张冰洁说,孩子会写信是跟着张老师学的,“太温暖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渐渐把情感藏在心里,不经常表达出来。“一年级刚接班的时候这群孩子经常对我说‘张老师我爱你’,但现在他们不经常说,或许是身心发育了,他们的情感变得细腻温暖,就算是平时很皮的男孩子他也会用行动表达对我的关心。所以纸笔就变成了我们情感沟通的桥梁。”据悉,张冰洁的办公桌上经常会有孩子们的小纸条,“平时说不出的话写下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纸短情长嘛!” 张冰洁的举动也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回应。前段时间赵同学生日前夕,赵妈妈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殷殷爱子之心通过笔尖缓缓流淌。一封封信就好像一个个精灵,把家长、孩子和老师的心声收集、整理、分发,在墨香的浸润中,实现越来越好的情感交流。 班级起名“谷雨” 希望在阳光和雨露滋养下成长 作为语文老师,张冰洁平时也很注重学生的积累。202班的学生就像她给班级起的名字“谷雨”一样,在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在张冰洁的单周班会课上,她经常给学生介绍一些趣味性和知识性一体的小视频,结合张老师的补充讲述,学生们常常意犹未尽,下课了还围在讲台前问东问西。 “张老师,我们家那个可崇拜你了,每次班会课回家都要教我,一开口就是张老师说……”学生家长邵妈妈说。 疫情期间,张冰洁给学生上网课,为了讲清楚“骗”,从字源到篆体的书写,她一连录制了五六个小视频,本来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记住字形的基础上拓展一些课外的知识,结果当天批改作业时,张冰洁惊讶地发现有四五个孩子额外拍了自己写的小篆“骗”。 “低段的孩子对老师是非常崇拜的,他们会下意识模仿老师。”从那时起,张冰洁便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不仅班会课讲述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平时课堂上也会引导孩子进行课外积累。班里有个姓向的男孩子买了一本《画说汉字》,特地跑到张老师跟前说要借给她看,张冰洁顺势写了借条收下了。后来课上为了讲清楚“厂”和“穴”的意思,她投影了书中的内容,好几个孩子当场表示也要买一本回家看,还有五六个孩子下课偷偷跑到张冰洁办公桌上把书名记下来。 张冰洁平时空闲时间会用碎片时间看书,有些孩子为了和张老师有“共同语言”,特地回家缠着爸爸妈妈要买书看,好几个孩子去办了图书馆借书卡,一有时间就跑进图书馆看书。“我课堂上只是一个引领作用,班会课讲大道理不如让孩子们感受积累的妙处,我不时鼓励下,让他们有积累的动力,我开心他们也有成就感。何乐而不为呢?”张老师笑着说。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请家委会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