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5月1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如何改革创新?

全国近百位思政专家献计献策

会议现场 通讯员供图

    5月10日,“迎接建党100周年——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与使命担当专题研讨会”在浙江万里学院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思政理论课教师等近百位嘉宾参加,研讨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发展献计献策。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钱欢 沈清辉

    宁波专家分享改革创新做法

    “今天,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在建党百年背景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与使命担当,这既是一场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探索的高端论坛,也是一场异常生动的党史教育活动。”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蒋建军介绍道,一直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生活思政的四维联动“大思政”格局,成立生活思政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努力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卓有成效。

    近年来,宁波教育部门致力于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会议上,宁波市教育局宣德处副处长、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秘书长陆灵刚介绍具体做法。他说,近年来,宁波市教育局全面强化思政课建设,评选10位思政课名师,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每年培训百名骨干教师。在重点难点上攻关,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思政课程网络平台,优秀课件、微课、讲座等思政教学共享资源200余例,推进课程资源共享。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上用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30家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校、政、企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举行“知行新说”百名兼职思政课导师进高校活动,直播公开课,用宁波改革开放经验成果,用“有泥土味的家常话”讲活思政课,汇编4门思政必修课配套宁波案例100例,构建精品讲座、实践教学、网络教育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形成高校思政课改革样本。

    专家分析思政课改革面临的挑战

    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会会长马建青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央和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思政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指导和政策保障,思政课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但另一方面,思政课改革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新时代的使命、面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需求和他们新的身心特点、思想心理行为特点,如何讲好思政课,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我们的贡献,是当代思政课老师的使命和担当。

    研讨会上,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马院陈占安教授作题为《再谈搞好科学研究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基本功》主旨报告。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西安交通大学马院卢黎歌教授以《善用“大思政课”及对课程思政的思考》为题作报告。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复旦大学马院高国希教授报告主题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国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武汉大学马院佘双好教授作题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建设历程及发展走向》报告。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大学马院教授马建青作《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评定的思考》主旨报告。

    当日,省内高校李包庚、何菊仙、梁丽华、伍醒、姜帆、张新光、孙叶飞等7位思政课名师做主题报告,研讨会上还对思政教育论文进行交流。据悉,该研讨会由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会、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和浙江万里学院联合主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