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我是班主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5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次换座位后 他在厕所间嚎啕大哭

这位班主任是如何化解这一挑战的?

    隔一段时间调换一下座位,这是不少老师的常规做法。可是这次,黄老师遇到了一点挑战。一次换座位引发的连锁反应背后,孩子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老师又会怎么做呢?

    栏目主持人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涵茜

    讲述人

    慈溪市凤湖中学 黄佳盼

    ●他的故事 一次换座 他对老师有了抵触情绪

    每周五,我会按照一段时间以来对学生的观察,给他们调换座位。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不换位置,可能会出现和周围同学经常聊天导致学习效果低下的情况,适当调换位置也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环境,有利于加强班级的凝聚力。特别是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之后,适当拉开距离也可以避免冲突升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冷静下来,好好反思。

    这次也和以往一样,我知道原本坐在第6组第2排的小杰和同桌小豪有矛盾,这次特意将小杰的位置调到了第3组第2排。

    但那天换完位置后,小杰就不见了。后来终于在厕所找到了他,只见他拿着一本英语书,坐在窗边一边哭泣一边背英语。虽然之后回到了教室,但依旧闷闷不乐,有时和旁边的同学明明聊得很开心,但老师一进去,就表现出一副很委屈郁闷的样子。

    ●我的发现 内心敏感 他想获得别人的认同

    在班上,小杰是一个比较会“引人注意”的孩子,他不是品学兼优的典范,也不是经常惹是生非的“问题少年”。他的“引人注意”表现在课堂上,常常做出些举动来吸引同学的目光,比如突如其来的大笑,说一些和课堂无关的话,做一些奇怪的举动。在一次道德与法律的课上,经过老师的多次提醒,在即将面临罚站的时候,走上讲台,跪在老师面前,“故作姿态”地求饶。

    而同学们也普遍不怎么待见他,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天生情绪比较敏感,在和同学相处打闹的时候,缺乏分寸,面对同学的玩笑又十分较真。有一次课间,小杰趴在桌上休息,被同学不小心碰到,顿时火冒三丈,直接打了那个同学。而面对同学的打闹,他的容忍度比较低,接受不了其他同学的一些拉扯行为,拿出经常把玩的水晶泥砸向同学的脸,从而引发一场“战争”。

    和同学之间相处障碍的压力一直积蓄着,没有想到我的一次换座成了他情绪爆发的导火索。之后,我在接待室里和他进行了深入谈话。他的情绪随着倾诉喷涌而出,包括与同学之间难以相处的困扰,老师换位置没有征求他等。

    和他的聊天中,我了解到这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对别人的看法很在意,很希望和别人建立感情,获得别人的认同,但又斤斤计较,不能和其他孩子融洽相处,陷入了自我矛盾和纠结之中。

    ●我的行动 寻找矛盾点 从源头发现问题

    要解决他的问题,首先要让小杰和小豪都冷静下来,不要“一点就着”,并向小杰的母亲反映了他在学校的表现以及比较压抑的心理状态,建议她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帮助其梳理情绪并且下周找时间到学校来一趟,便于双方了解孩子在家及在校的情况。

    通过和他母亲沟通,我了解到小孩几乎是由爷爷奶奶带大,长辈对他百般宠爱,孩子从小没什么玩伴,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

    要解决孩子的性格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他因为不能和同学之间好好相处而觉得困扰,作为老师应该力所能及地给予他关爱,缓解他的孤单。

    顺势而为

    帮他建立自信

    我没有刻意再谈论换座位或者同学之间的矛盾问题,反而尽量找到机会就去表扬他,帮助他建立自信。在一次研学活动之中,我发现了他在野炊的活动中表现很好,一直都在掌勺炒菜,同组的其他同学只负责吃。

    除了烧菜本领强,他在排练文艺节目方面也比较出色,我会让他负责班级文艺表演的节目。班级每礼拜两次酸奶的领取我也交给他去做,并让他分发下去。

    除了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并利用起来,我还努力帮他在班上刷存在感,从而建立自信。在需要批评教育的情况下,我绝不姑息,但是我不会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去批评他,说明道理并冷处理他一段时间,他自己也就想通了。当着其他学生的面批评他,也只会让他和你争得面红目赤。

    ●他的转变 

    对于换座位的事情,他不再耿耿于怀,人变得开朗了,和同学之间的相处也融洽了许多。在学习上的表现也比以往认真了,甚至会私下问我学习上的问题。对于他“引人注意”的表现,我通常是忽略的,其他同学也不会在意。渐渐地,他自己觉得没有意思了,这样的表现就少了。

    ●班主任说 

    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要注意用词,因为孩子比较率真,他会倾向于接受自己所理解的东西并传达给其他同学,有时就会造成误解。我们都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肯定,营造一个积极舒适的集体环境,这样不管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是学习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和家长之间要积极地沟通,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从而对症下药。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