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富诚-Ⅴ”队 作品:《牛顿的苹果》 成绩:文艺复兴奖(一等奖) 即时挑战第一名 |
 |
“富诚-创想”队 作品:《消失的琴键》 成绩:达芬奇奖(二等奖) 通讯员供图 |
在近日结束的2021全国DI目的地想象创新思维展示闭幕庆典中,余姚市世南小学两支代表队在全国小学组众多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的成绩。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施邢飞 两个月时间准备,道具精妙 不少参赛同学经验十足 “为了完成理想的方案录制,两队队员花了两个月时间筹备,突破了很多的难点。”带队的谢益松老师介绍了背后的故事。 “富诚-Ⅴ”队挑战的《理论而言》,这个题目要求队员准备一个关于科学原理被打破发生的故事。 七名队员中,不少人去年就参加过比赛,经验十足。讨论后,大家选择了相对熟悉的“万有引力定律”,合作编排了一个关于万有引力定律被牛顿发现后,又由故事人物“逗逗”发现“失重的苹果”被打破的故事。 队员设计制作了一棵奇妙的“苹果树”。当与“苹果”相连的注射器活塞收缩时,苹果自然下落,定律奏效;又设计了利用压缩空气产生弹力或弹性的方法使“苹果”上升,产生“万有引力定律”被打破的效果。 队员们还准备了许多精妙的道具,使这个故事更加生动、形象。比如,用木片、KT制作天蝶身体,用假花瓣装饰,利用压缩空气牵动蝴蝶翅膀上下扑腾;用塑料片和铆钉制作毛毛虫节肢,把铁丝扭成“s”形状,穿入节肢当中,一头与电机相连,电机带动铁丝旋转,使节肢做波浪状运动,模拟蠕动效果;再用扫把丝、水果叉装饰毛毛虫的身体。 即兴类挑战,无实物表演 提交作品前三天才公布要素 “富诚-创想”队挑战的《结案》,要求队员准备一个侦探和搭档合作,利用真假线索和取证技术解开谜团的故事。因为是即兴类挑战,在提交作品前三天DI组委会才会公布备选即兴要素,因此准备的时间非常有限。 六位队员,所有人都需要迅速反应,选择要素编排故事,并排练录制作品。 拿到即兴要素前,队员们查阅了网站、书籍等资源,分工对挑战中给出的八个可能的侦探和取证技术进行了充分调研,了解每位侦探的时代背景、查案方法、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各项取证技术的技术要点,以便在得到比赛的即兴要素时快速地编排故事。 根据规则,这个挑战是无实物表演,队员只能利用语言、肢体、动作展示。 学校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鼓励全体学生参与 多年来,世南小学以DI目的地想象创新思维活动为学校特色,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全体学生参与。 近几年来,学校从基地建设、组建辅导员队伍、编制教材、设置课程、课题研究等,全方位提升特色品位,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今后,学校将继续围绕“崇德、博学、明志、求真”的教育理念,深化学校科技创新特色,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