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志骄 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小学语文低段教研组长。作为班主任,始终以弯腰的姿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多篇德育论文在市、区级评比中获奖。作文教学坚持着“求真、求趣、求善”的理念,指导多篇学生习作发表于报刊杂志。 |
 |
思维导图 |
一个温暖的午后,安静的教室被一只突然“造访”的小蜜蜂炸开了锅。“请”走了小蜜蜂,看着惊魂不定的孩子们,林志骄老师决定让大家写写这只小蜜蜂。“它像一个刚转进我们班的新同学。”一个平日里调皮不休的孩子出人意料地喊了一声。“这个想法好!我们班的41号同学。它找不到座位了!”另一个女生赶紧眉飞色舞地附和道。“噢,老师,我觉得它是个小偷啊,你看它,行迹多可疑!”“除非,除非喝醉了!哈哈哈……”孩子们的想象越飞越远,黑板上记录的思维导图也越来越丰富。最后孩子们望着这满满一黑板的思维宝藏,摩拳擦掌着开始创作。这是第一次,教室里的所有人都忘情地进入到自己的想象世界,书写独属于内心的感受。 寻亲记 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林志骄 风和日丽的一天,305班的小朋友们正专心致志地上着语文课。突然,一只小蜜蜂仿佛一架高速运行的直升机,冲进教室。它一会儿在窗帘里细细翻看,一会儿又在灯泡下苦苦探寻。教室顿时炸开了锅。你瞧,小沈已经站起身,手指胡乱指着这枚“小炸弹”,眼睛瞪得好似水晶球;小程则抄起了字典,劈头盖脸地朝着蜜蜂,挥呀,甩呀;而更多的孩子已经陷入了疯狂,教室里无处不是尖叫,无处不是骚动。 无奈,我也加入到赶蜂队伍之中。在孩子们的助威声中,小蜜蜂节节败退。它的双腿被打出了乌青,触角被狠狠地折断,甚至是翅膀,也在逃脱扫把的血盆大口时,变得褶皱不堪。但是每一次,它都倔强地飞回来。躲避着扫把的挥舞,躲避着字典的袭击,一次又一次,再去查查狭窄的卫生角,再去探探灰暗的书包柜。直至最后一次,它遭受到扫把的致命一击,如一块碎裂的石头被丢出了教室。它再也没有回来。 教室又恢复了平静。大家似乎也都忘了曾经有这样一只小蜜蜂。 几天后的早晨,我又遇见了这只伤痕累累的小蜜蜂。它害怕地抖动着破碎的翅膀,哀求道:“叔叔,你见过另一只小蜜蜂吗?我听说这里也有一只小蜜蜂!它……它是我的兄弟。”“没有啊!”我疑惑地答着,无意间余光瞥到了我的右手。啊,我的手里!是啊,我猛然意识到这里也有一只“小蜜蜂”(扩音器)!我看见小蜜蜂眼睛忽然亮起,又熄灭。我又想起几天前在教室里的那次骚动,心里满是内疚。可正当我慌忙张开口,想说一声抱歉,小蜜蜂却已经匆匆飞走了,留下了一地的落寞和悲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