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花季雨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5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旅行,一次收获

燕子

慈溪实验中学初一(6)班

尹子旋(证号1008507) 指导老师 诸宏日

    慈溪实验中学初三(5)班

    黄琸茗(证号1008426)

    指导老师 谢昭莉

    摆脱浮世的尘嚣,远离喧闹的烦扰,独自一人置身于这山清水秀的恬静,闭上双眼,原来最好的旅行就是去聆听大自然的呼吸与心跳。

    一踏上这片充满着清新气息的土地,心竟一下子就沉静了下来。这里的山飘来的花香,这里的水荡来的柔音,都以最自然、最平和的姿态向我画卷般地展开,渐渐地映入我的脑海。我仿佛成了一个迷失方向的人,在这片仙境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里就是:上林湖。

    这里的静不是死一般的沉寂,不是空虚的寂寞,不是无止境的空寂;也不是肆意的洒脱,不是冷淡的清静;而是一种淡然的宁静,优雅的幽静,去发现欣赏的恬静,那么单纯,那么自然。

    听到山的召唤了吗?

    山,披着一件深绿色大衣,伸开双手拥抱你,你欢快地跑去,迎接它。那路旁一个个的微笑,一朵朵的灿烂,每一朵都兴奋地向你问好,伴着清风和细雨,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叶片间滑落,用手去接,透亮又清凉。朝前跑着,一大把一大把的绿意随着脚步荡漾开来,每一抹翠色都成了山林这把大提琴的一根弦演奏着心中最舒畅的情深。

    看到水在招手了吗?

    水流淌过慢慢的湖面,金色的阳光从山后钻出来,轻快地洒向水面,像一幅动态的画,每一个波纹都闪着耀眼的光芒,不紧不慢地向你挥手,远去。

    悄悄站起身,竟不敢发出一点声响,或是怕打破这一山一水恬静的氛围,或是怕毁灭心中那一份纯真的美好。

    没有熙熙攘攘的街道,没有灯红酒绿的迷茫,只有独坐幽篁里的清幽,只有人闲桂花落的淡雅,只有曲径通幽处的怅然,难怪有人称其为“心灵的归宿”,这本就是被喧嚣所麻痹的人向往之处。

    时光匆匆飞逝,小心翼翼地走出这份恬静,忽而明白了不浮躁,放慢生活脚步也是一种享受。上林湖。不会记得有谁来过,有谁走了,但它所带来的山水却无关烦恼,无关功名。也许最好的旅行就是去聆听大自然的呼吸与心跳,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一场旅行,一次收获,真好。

    沿途的美景

    慈溪实验中学初二(1)班

    罗予彤(证号1008429)

    指导老师 洪珂

    放学的路上,喧闹如常。一辆辆汽车驶过,把尘土扬在路上。回家的轻松,带走了些许烦躁。

    我静静地坐在车里,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车流,竟不知为何,想到了烤箱里的面包。我饿了吗?随手打开车窗,被混着烟尘和尾气的风吹着,望着窗外的绿化带上,与晚风共舞的花草。落日的余晖拂过它们的脸颊,好像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但它们并没有带上金属的生硬,而是如同小小的火苗,柔和而又坚定。

    我的视线,捕捉着那缕缕温暖的光。看那橙红的太阳,它没有初升时那样光芒万丈,也没有正午时分的耀眼炙热。它是温暖的,柔和的,就像母亲的手轻轻抚摸着我。带走我的烦躁,带走我的失落,带我走入宁静的港湾。车旁的树木,被晚风吹得沙沙作响,好像在应和着我心中所想。关上车窗,一片湛蓝飞进我的眼睛,远处与公路相接的天,雪白的云朵像极了蓝色海洋中翻腾的浪花。偶有几朵被落日染红的云霞,就是在波涛间起舞的鱼儿呀!

    车又一次停了下来,原就不宽敞的马路早已被塞得水泄不通。看来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家了。我这么想着,却不见平时的烦躁。静静地看着风卷起片片落叶,暮色渐渐笼罩天空,高耸的城市建筑一寸寸地亮起灯海,明亮而又美好。一如我此时的心情,明亮而美好。

    前面的路通了,伴随着一路的尘土,我到家了,而沿途的风景依旧。

    独立 

    慈溪实验中学初一(9)班

    马忆菱(证号1008519)

    指导老师 蔡倩倩

    每当有风经过,每片叶子都是单独落下,从不夹带其他叶子,每一片,都是那么独特,那么闪耀,脱离了呵护了它们大半生的树木,竟是此般熠熠生辉。我渐渐低下了头——小时候,由于我是全家最小,家人们都对我有求必应,千依百顺。回忆往昔,一路走来,似都是一帆风顺。直到我步入初中,才发现养尊处优的生活,早该结束了。

    整书包回家后,常有书本忘带,又还得让父母回去拿,每一次作业忘带了,“爸妈,我书本又忘带了。”现在,这几字总是愧于言表,我也意识到,是时候要学会独立了。打那时起,我开始每日制订计划,把每件要独立完成的事记下,并认真高效地完成任务。不管是家务劳动,还是学习生活,我都列得井井有条,做得步步到位。试着一个人往前走,纵然身处深渊,也能穿过黑暗,只为那一丝光亮。落叶归根,是光荣的象征,落叶下落的时候,永远都是最美的,而不是在树上同其他树叶聚集在一起。独立,也是一种能力。

    青瓷之魂

    慈溪实验中学初一(1)班

    周添(证号1008470)

    指导老师 张雪芳

    位于浙江慈溪的上林湖,风光秀丽,孕育了越窑青瓷。岁月流逝,日月不停,从东汉开始燃起的窑火,直到南宋初年才停息。越窑青瓷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窑系之一,成功烧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因此被称为“母亲瓷”。

    初到上林湖,令人惊叹的是那略带涟漪的淡绿色湖水,它与不远的群山相连,正可谓“山清水秀”。四周的溪水缓缓地流入湖中,冲刷着脚下无数的碎瓷,似乎在诉说着这千年的历史。我不由得捡起一片瓷片,细细地欣赏着,微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我似乎想到了什么,俯首望去,满地的碎瓷嵌在泥土中,有无尽的沧桑感,心神一动,便已被同伴拉去了上林湖越窑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里,呈列着各种瓷器,“贯穿整个越窑历史的窑业生产,为我们留下近200处窑址,其分布之密集,保存之完好,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故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读着这段话,看着馆里珍藏的各种物品,有德清瓷、瓯瓷、龙泉瓷,最著名的当然还是越窑的秘色瓷。秘色瓷的制作需经过炼泥、拉坯、施釉、烧窑等环节,这使我不由得感慨中国制瓷业之精细。秘色瓷通体呈淡绿色,如其名一样,有种淡淡的神秘感,质地与色泽都很好,代表了中国青瓷的巅峰之作。

    看着博物馆呈列的一排排瓷器,我心中想到的却是上千年的大国工匠精神。无数个从未留下名字的制瓷人,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工艺和工艺品。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越窑里忙忙碌碌,使越窑青瓷得以传承,这许多的青瓷就是最好的见证。

    青瓷的美,不仅取决于它本身,更是那千万窑工的艰辛执着的美。它的美已融入千峰翠色中;它的美,就如同它所代表的大国工匠精神,将永远驻留在一代又一代华夏人的血脉中。

    照片里的故事 

    慈溪实验中学初一(9)班

    岑予涵(证号1008517)

    指导老师 蔡倩倩

    井旁站着一个小女孩,她身子微微倾斜,手握着打水的手把,粉色的上衣,蓝色的裤子,一双花鞋子,显得那么和谐。可爱的脸上显出一丝恬静,两角辫俏皮地挂在两耳旁,看着淙淙的井水流到一个大盆子里。

    我小时候住在农村,那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有一口井。父母早出晚归,我每天和爷爷奶奶待在一起,那口井自然成为了我的乐园。

    奶奶说,井水是冬暖夏凉的。

    夏天,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植物都有些打蔫了,人也昏昏沉沉。这时候,用井水洗把脸,整个人便立马精神起来,再拿来一个大西瓜,放在井水里,过一会儿便能吃到爽口香甜的冰镇西瓜了。

    冬天,寒风呼呼地吹过,每次奶奶用井水洗衣服,我便成了她的小助手。“囡囡,帮奶奶打点井水!”“好的。”我立马跑到后院打井水,感受着温和的井水从我手指间流过。

    后来,我搬到了城市生活,城市人多,很热闹,处处都是高楼大厦。一个个小区代替了农村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小房子,没有了走过邻居间家门口时的那一声“饭吃了没有?”更没有了处处可见的那一口口井。

    现在,我上初中了,很少再回农村老家,但是记忆中的那个小女孩对家里那口井的喜爱,已经被永远地留下来。

    组稿老师 陈佰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