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午4点,同济中学高三学生开始跑步 |
 |
余姚中学校园一角 |
“相比大而空的心灵鸡汤,这个阶段更适合具体分析” 刘赟 同济中学高三语文老师 “更细心地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更宽容地对待他们的成绩和情绪起伏,以最自然的状态跟他们相处,不要大力鼓舞,更不要督促批评。我觉得以最平静的心态进入考场才能有最正常的发挥,并期待超常发挥。” 刘赟,同济中学高三语文老师。尽管没有担任班主任,但语文老师的天性,刘老师平时和班上学生的沟通并不少。这个阶段,刘老师认为老师要把自己藏起来,以最自然的状态和学生相处。 最近,刘老师发现自己教的两个班上,几位原本成绩靠前的学生这段时间反而各方面起伏较大。“有时候鼓励也是一种压力,有的同学因为受到了老师的特别鼓励和期待,就会感受到特别的压力,导致模拟考成绩不稳定,成绩有了波动以后心理压力又更大,他们会觉得成绩下滑了对不起老师和父母,有一种负罪感……”有时候,这种压力是经年累月积累起来的。到了高三的最后阶段,可能某一次考试就突然引发了情绪的爆发。 因为感受到学生的辛苦、敏感与压力,刘老师会在细心地观察以后,不经意地靠近那些情绪不稳定的学生,有合适机会的时候在傍晚的校园里,和学生一起散个步,吹吹初夏的晚风。这个时候,有的同学会将心理的压力倾诉出来,而作为老师的刘赟,会静静地听完,然后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就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提点小建议。“相比大而空的鼓励和心灵鸡汤,我觉得这个阶段更适合分析具体的问题,让学生知道面对自己现在的水平,还能做些什么,还有哪些题可以拿分。有了具体的方向,才能静下心来投入到学习中去。” 运动是很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这段时间,在同济中学,老师们会让学生每天的活动课出去运动运动,跑个步打个篮球,都是不错的办法。而在5月11日开始的心理健康活动月上,心理老师也安排了不少活动,比如“爱的抱抱,分享支持”“爆踩气球,分享快乐”等,都是为了舒缓学生的考前压力。 “心态平和很重要,神经绷得太紧反而不利于备考” 姜文学 余姚中学心理辅导老师 “到了这个时候,不少学生紧张情绪加剧,身上的‘发条’越拧越紧,生怕三年的努力最后功亏一篑。”姜文学,余姚中学心理辅导老师,有19年教龄。每年的这个时候,她都尤为关注高三考生的心理健康。 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她和另外一位心理老师都会准时出现在余姚中学心理辅导站,全天候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高考就像磨砺自己人生意志的考试,心态平和很重要,神经绷得太紧,反而不利于备考。”姜文学老师总结了最近一段时间来咨询的高三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考前焦虑情况。 “新高考模式下,很多学生容易因为首考成绩的好坏,心情跌宕起伏。如果考试失利而造成的焦虑没有得到有效纾解,等到下一场考试就会继续出现害怕、怯场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发挥。”她提到一个学生,原本优势科目,因为答题顺序搞错了,造成估分成绩和实际分数相差很大,学生心情低落到冰点。 碰到这样的情况,姜文学老师一方面和学生的班主任沟通,做好陪伴和鼓励;另一方面,她会敏锐地捕捉学生情绪细节,想方设法为学生减压。 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各种高三高考助力活动。比如,组织高一学生以班为单位,为即将面临“人生大考”的高三学生录加油视频。已经上大学的学长学姐,还会专门写信鼓励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 “到了最后关头,实际上喊一些严肃的口号意义不大,反倒是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真诚又亲切的建议和鼓励,更能打动人。” 特别是张贴在学校宣传栏中的“学长学姐的鼓励信”。很多毕业生以“过来人”的身份谈到“心态”这件事,给了学弟学妹不少建议。 考入复旦大学的2020届毕业生钱海纳,在信中说:“面对失利和下坠,要有一颗坚强的内心。”“一门课究竟学得怎么样,并不是由一次首考决定的。如果一味沉浸在否定自己的悲伤中自暴自弃,害怕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就假装不想要而选择逃避,你就会真真正正地慢慢失去你已拥有的优势”。 “在高考前夕发现自己的优势科目一跌再跌,怎么办?”考入浙江大学的2020届学生何倩怡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对高考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支招”。何倩怡曾经在临近高考的模拟考中,数学成绩飘忽不定,简单题会错,难题开始失去把握,这导致心态逐渐崩坏。在一次考试失利后,她与数学老师交心,渐渐明白因为自己过于追求优势科目的完美,得失心太重,从而在考试的时间分配上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在这之后,她开始用平常心对待,反而找回了学习感觉。 “在最后的这段时光,我们想尽可能在背后帮助高三考生冲刺高考。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规律作息、科学饮食,希望他们保持最好的状态,在高考战场上大放异彩。”姜文学老师期待道。
|